菲律宾政变「菲律宾政变2018」( 六 )


或许, 杜特尔特整饬吏治、加强治安、推动全国和解等一系列政策能够给菲律宾带来稳定有序的环境, 进而吸引更多外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
但是, 吸引外资、严惩罪犯和关押几个腐败官员并不能解决菲律宾的根本问题, 菲律宾长期落后的根源也并非完全是其政治体制造成
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 。 乔埃·斯塔威尔在《成与败》一书中明确指出, 菲律宾之所以没能像其他东亚国家那样实现经济起飞, 根源在于“未能发生真正的土地革命” 。
大片的土地控制在大地主手中, 农民缺田少地, 只能给大地主打工 。 小块农田的拥有者要么将土地回租给大地主
要么因为欠债丢了田地, 要么背井离乡出国谋生 。 而大地主则更倾向于收取地租, 或投资金融业以钱生钱 。
国家不仅未能通过土地改革充分利用和调动本国的劳动力实现农业产出的最大化、解决温饱问题, 又未能通过有效的政策将投资和企业家导向制造业
反而过早地接受西方国家要求其解除银行管制、放开金融市场和取消资本控制的建议
导致家族企业控制的银行增多 。 这些银行在支持出口型制造业上毫无作为, 却沉湎于向关联方非法发放巨额贷款 。
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 沃尔登·贝洛认为, 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五六十年代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引发收入再分配从而创造庞大内部市场不同
菲律宾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国内市场依然狭小, 导致经济快速发展难以持续 。
而对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后重建的政治体制, 贝洛分析称:“该体制重蹈了之前体制的大部分缺陷:
一方面鼓励精英进行最大限度的功能性竞争, 另一方面却允许这些精英联手抵制对社会经济不平等体制的任何改变 。 ”
可见, 如果不能解决根源性的问题, 菲律宾所有的改革都将是小修小补 。 杜特尔特虽有志于止乱求治
但短短6年的任期, 能取得多大成就仍不得而知 。 从目前看, 杜特尔特的一些言论已经引发天主教会的侧目
杜特尔特本人也遭到了来自反对派的政变威胁甚至是犯罪团伙的死亡威胁等等, 菲未来政局走向颇值得关注 。
渔利固可期逢迎需有术
过去6年, 中菲关系因阿基诺三世政府采取倚美制华的南海政策而跌落谷底 。
杜特尔特胜选后, 将如何处理南海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与中、美两国的关系遂成国内外关注焦点 。
从杜特尔特有关言论来看, 他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看似矛盾, 实则精明 。 他一会儿表示愿意与中国对话甚至提议共同开发
一会儿又扬言将骑水上摩托到争端岛礁插国旗, 建议召开由美、日参与的多边会议, 真实目的不过想在中美两国之间待价而沽 。
继续跟着美国制衡中国?那要看美国还能给其什么好处;偏向中国或者在中美之间行对冲之策?这要看中国是否会给予其更多的好处 。
菲律宾和平、暴力与恐怖主义研究所情报与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班乐义指出:
“最后的可能是, 杜特尔特将采取一种对冲的战略, 即加强与美国安全联盟的同时提升与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合作 。 ”
菲律宾德拉萨大学副教授海德林也认为, 杜特尔特很可能采取一种更加务实和建设性的外交政策“
类似于拉莫斯政府和阿罗约政府, 杜特尔特政府可能对中美采取一种等距离的平衡战略, 从议题和菲律宾的国家利益出发同时与两大国合作” 。
在中美之间左右逢迎, 固然对菲律宾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有利 。 然而, 正如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初也有意在中美之间搞大国平衡但最终却走向倚美制华一样, 杜特尔特政府能否重回“大国平衡”或者“对冲”的轨道, 仍有待观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