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变「菲律宾政变2018」( 七 )


首先, 有赖于杜特尔特政府对国家利益的评估 。 国家利益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
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国家的利益需求, 但是, “人们对国家利益的判断不仅仅是依据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 同时也受到自身主观认识水平的深刻影响” 。
所以, 不同的决策者对国家的利益需求、对不同利益的先后排序有着不同的认识 。 过去6年, 阿基诺三世政府对中菲关系的判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方面对与中国的经济合作预期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则对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安全威胁感知越来越强 。
从目前看, 杜特尔特对南海争端及中菲关系、美菲关系似乎有着与上届政府不一样的研判 。 一方面, 杜特尔特对与华经济合作期待似乎有所提升 。
鉴于民众对阿基诺三世时期落后的基建不满, 杜特尔特上台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将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据菲媒报导, 杜特尔特上台后计划将2016年的基建投资提升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 。
由于中国拥有充沛的资金、娴熟的施工技术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平台、亚投行等融资机制, 杜特尔特显然希望能够获得中方的资金和帮助 。
班乐义指出:“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崛起中大国,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 有能力给菲律宾带来很多的发展机遇
以实现杜特尔特的竞选承诺, 包括改善基建、增加双边贸易、促进旅游业、增加就业、减少贫困及提供更多、更广的社会服务” 。
另一方面, 对美菲关系, 美智库学者施泰因伯克分析指出:“尽管是条约盟友, 杜特尔特却对美国会信守安全承诺缺乏信心 。
且在杜特尔特看来, ‘一边倒’地与美合作不仅导致与中国关系的紧张, 还会引起菲南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不满 。 ”其次, 中菲关系走向要看两国未来的互动情况 。
从目前来看, 中国与杜特尔特之间的互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 中方不仅积极回应杜特尔特有关恢复双边对话的倡议
同时还释放善意将菲律宾作为“一带一路”、地区经贸与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建设、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优先伙伴 。
而杜特尔特方面也积极回应, 称“菲律宾候任总统杜特尔特已决定与中国友好”、“新一届政府会与中国政府开展双边对话”等 。
然而,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中国未来在菲律宾开展大型项目中所可能遇到的诸多麻烦等等, 都将考验两国政府、外交官员、媒体舆论的智慧和能力
一旦处置不当, 杜特尔特政府对国家利益、对华关系的评估可能发生变化, 并进一步危及脆弱的两国关系 。
最后, 有赖于杜特尔特政府能否抵挡住美国和阿基诺三世政府的压力 。 一段时间以来, 美国和阿基诺三世政府一直试图压缩新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选择空间 。
在菲律宾大选之前, 美国及其媒体就不断炒作中国可能填造黄岩岛、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
而以菲高院法官卡皮奥(AntonioCarpio)为代表的强硬派也不断呼吁各总统候选人坚持南海仲裁 。 卡皮奥强调
“若仲裁结果否定了中国南海主张并赋予我们专属经济区权利, 我不愿看到我们的下任总统(把这些权利)拱手让人”
并威胁将弹劾试图与中国共享南海的总统 。 随着杜特尔特当选总统, 有关各方也已经筹谋应对 。
一是阿基诺三世政府力促杜特尔特坚持南海仲裁案立场, 不仅责成菲外交部为下任总统准备战略外交政策纲领性文件
总统阿基诺三世、前外长德尔罗萨里奥(AlbertDelRosario)、最高法院法官卡皮奥等人还不断对杜特尔特可能的改弦更张进行“文攻武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