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网红的科学办法:科学家在B站开直播(16)

  相信我们这些搞科研的人就对了

  对科普的内容 , 李治林有自己的原则 , 尽量不讲太玄乎的东西 , 而是尽可能地落地 。 比如避免把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学神秘化 , 而更多地说说其中的数学基础或实际应用 。

  他很清楚这些内容是最吸引人的 , 但他觉得 , 在没有一定物理学基础的情况下接触它们时只有害处 , “基础不好就练功是会走火入魔的 。 ”李治林反感某些书商过度吹捧和营销这类书籍 , “让人张口闭口都是那些玄乎的东西 , 对背后的思想和知识知之甚少并不重视 。 ”

  他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小县城长大 , 小时候读的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是母亲手抄来的 , 消遣读物是在中学教物理的父亲的物理学书籍 。 因为好奇 , 他把家里的电器拆了个遍 , 也常常自己探索和推导数学物理公式 。 “那种自幼培养的兴趣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 让我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 ”李治林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人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