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春节有六大习俗,日韩至今保留其中两项,我国现在却只剩一种( 三 )

1.青衣迎春 。 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 , “立春日 , 夜漏未尽五刻 , 京师百官皆衣青衣 , 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 , 立春幡 , 施土牛耕人于门外 , 以示兆民 。 ”古人相信春季标志着万物复苏 , 天地一片青翠 , 因此春季在属性上对应青色 , 司春之神亦被称作“青帝” 。 汉朝皇帝为表示自己与上天的关联性 , 也将穿青色服饰作为春节礼仪 。 同理 , 因春季对应的方位是东方 , 所以天子应率百官前往东门郊外迎春 。

2.饮椒柏酒/屠苏酒 。 与明末才传入中国的辣椒不同 , 花椒原产于我国秦岭山区 , 《楚辞》与《诗经》中就曾多次提及 , 此后更是传遍大江南北 。 据梁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记载 , 楚地“长幼悉正衣冠 , 以次拜贺 , 进椒柏酒……俗有岁首用椒酒 , 椒花芬香 , 故采花以贡樽 。 正月饮酒先小者 , 以小者得岁 , 先酒贺之 。 老者失岁 , 故后与酒 。 ”椒柏酒是用花椒、柏枝所制成的酒 , 并按年幼者在前、年长者在后的顺序饮用 。 由此又衍生出屠苏酒 , 配料及寓意更加繁复 。 在如今的日本冲绳县、奄美大岛和韩国 , 人们依旧有饮用椒柏酒和屠苏酒的传统 , 但在中国却已几乎绝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