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春节有六大习俗,日韩至今保留其中两项,我国现在却只剩一种( 五 )

5. 御风 。 说起“御风” , 大家对“列子御风而行”应该毫不陌生 。 按照《要览》中的说法 , 列子常在立春之日御风归于八荒 , 风至则草木生长 。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 , 乘风而行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 于是就只能观察一下象征“阳气”的春风 。 《玉泉记》中曾讲过一种颇为有趣的方法——取一截产自弘农郡(今河南灵宝)金门山的嫩竹为管 , 在竹管内放入一些草木灰 , 轻清上升的春气就会带动飞灰 , 甚至还能发出声音 , 古时称作“葭管飞灰” 。 不过有时候这也被视作冬至的习俗 , 因为冬至时已经有阳气初生 。

6. 簪花、采花、赐花 。 《景龙文馆记》载:“正月八日立春 , 内出彩花赐近臣 。 ”《闻见近录 》载:“紹圣二年上元 , 幸集禧观 , 出宮花赐从驾驶臣僚各数十枝 , 时人荣之 。 ”农历正月一般在2月左右 , 此时盛开的鲜花并不多 , 因此这一习俗起初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受 , 民间一般是将彩纸做成花朵的样子插戴 。 唐宋以后 , 人们逐渐能够调整一些鲜花的开放时间 , 因此这一习俗才逐渐传入民间 , 就连耄耋老者也会佩花以示荣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