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春节有六大习俗,日韩至今保留其中两项,我国现在却只剩一种( 四 )

3. 食七菜粥 。 按照东方朔在《占书》里的说法 , 女娲在正月初一造鸡 , 初二造狗 , 一直到初七才造人 , 因此初七是人的生日 , 被称作“人日” 。 在这一天 , 官方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 如今人们还能在杜甫草堂一瞥往昔举行人日大典的盛况 。 对普通百姓而言 , 在这一天则需要取水芹、荠菜、萝卜、芜菁、繁缕、鼠曲草、稻槎菜这七种早春时节常见的新鲜蔬菜熬粥 , 取迎新去晦之意 。 唐朝时该习俗传入日本 , 江户时代已为全民所接受 , 民众将这七种蔬菜称作“春之七草” , 该粥亦被称作“七草粥” 。 如今日本家家户户仍会熬煮七草粥 , 但中国已不复见 。

4. 食春盘/咬春 。 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 , “新春日献辛盘 。 虽士庶之家 , 亦必割鸡豚 , 炊面饼 , 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 , 冲和合菜皮 , 兼生食水红萝卜 , 名曰咬春 。 ”经过一个冬季的蛰伏后 , 气温回升、草木蓬勃生长 , 古人由此相信春季的气息是向外发散的 , 因此食用有辛味的食物(比如椒柏酒、屠苏酒、七菜等)是合时宜的 , “春盘”也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在晋朝时期产生的 , 初名“五辛盘” 。 古人将韭菜、葱、水芹、萝卜等五种蔬菜切丝摊在盘子里 , 便是所谓的“春盘” , 倘若再卷成春卷或包成春饼吃 , 就是大名鼎鼎的“咬春”了 。 如今 , 人们依旧制作春盘及春卷 , 但所用的蔬菜已被莴笋、胡萝卜、海带及粉丝所替代 , 古味难以寻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