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价值一个亿的公寓,如今买家表示赔钱都不要了?( 三 )
此外 , 投资者也应该注意:2014年签署的2500万澳元期房合同价格不是2014年的价格 , 而是公寓预计交付时期的价格 , 甚至更久远 。 开发商在制定楼花销售价格的时候已经把未来五年的建筑周期的通货膨胀率都做了叠加 。 因此 , 买家期望打时间差、用时间换得财富的初衷根本很难实现(除非在公寓开发早期 , 供不应求情况下 , 市场价格上涨很快 , 抵消了开发商的预设CPI累加) 。
更糟糕的是 , 在澳洲银行对公寓期房变成现房后 , 不是按合同购买价格来批放贷款 , 而是以成房后的市场评估值进行贷款 。 简单说 , 就是未来能不能贷款 , 能批多少贷款 , 都是未知数 。 比如 , 房市的预期向下 , 交割时银行对该房产的评估值比投资人购买时的价格低 , 但合同上的尾款是雷打不动的 , 这就造成投资人的资金筹措困难;如果投资者在交割时无法筹集剩余的购房款 , 那么客户违约 , 白白损失前期10%的定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