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网成瘾需警惕 老年人作息不规律的害处( 二 )


 
问题3
 
骗老内容多 点赞抽奖易轻信

老年人上网成瘾需警惕 老年人作息不规律的害处

文章插图
老年人上网成瘾需警惕 老年人作息不规律的害处

文章插图
“因为老年人触网时间较短,他们的互联网素养也比年轻人要低 。”靳永爱告诉采访人员,今年年初,一项针对老年人触网的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于网络上谣言、广告、诱骗内容等的识别能力普遍较低 。
 
“调查中我们发现,像是一些谣言或者诱骗信息,一旦冠上了相对权威的名头,比如‘北京大学研究发现’‘新华网报道’等,老年人往往都会选择相信 。”靳永爱说 。
 
采访人员梳理了一些“骗老内容”,主要包括假冒官方账号;以“点赞抽奖”为名,假装送福利;称兄道弟诱导互动、见面诈骗;通过猎奇、伪科学等内容,骗取互动等不良内容,急需老年人在刷视频时擦亮双眼 。
 
在假冒官方账号方面,违规视频通常利用相似的用户名、头像及视频内容,冒充抖音、快手等官方账号,或冒充其他机构、公众人物,利用官方活动或平台不存在的功能、规则、方法、活动骗取用户互动 。
 
还有一些违规账号,利用了老年人的单纯善良,用称兄道弟、诱导交友等方式,诱导老年人进行互动,甚至见面诈骗 。例如,有些视频通过“好大姐”“老头哥”等特殊称谓,或冒充名人诱导老年用户加好友,或者见面诈骗 。还有的违规视频会在文字描述中写出“对方是你的通讯录好友”“对方是你附近的人”等欺骗性话术,诱导用户进行互动、观看直播 。
 
此外,还有的视频通过猎奇、伪科学、迷信或者特殊行为等,骗取老年人互动 。比如这类视频会添加“点赞求保佑”“点赞发大财”等内容,还有的视频通过“给我个赞我就吃了这条活鱼”等特殊行为,诱导集赞 。
 
专家建议
 
宜疏堵结合 护老服务做到位
 
尽管老年人刷短视频“刷”出不少问题,但老年人触网也有不少积极作用 。“从我们的调查来看,触网以及玩短视频的老人,普遍要比不触网的老人在幸福感、成就感等方面更高 。此外,在代际关系上,触网的老人因为接触更多新事物,以及与子女沟通更多等原因,也比不触网的老人和谐度更高 。”
 
短视频不仅开阔了老年人的眼界,还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我们的调查显示,目前老年人接触短视频更多的还是被动观看,但也有一部分人主动分享内容,甚至成为短视频达人 。”靳永爱说 。
 
一项数据显示,短视频正成为帮助老年人获取信息资讯、融入数字社会、展现自身才艺、拉近亲子关系的重要平台 。新闻资讯、舞蹈、萌娃、聚餐、美食、婚纱摄影、街头采访、真人萌宠表情包、明星、普法等成为老年用户最爱观看的前十位题材 。
 
60多岁的“模特奶奶”们亮出岁月铺就的另一种气质和美;专业的“律师奶奶”通过分享专业观点,展现银发族专业知性的一面;金婚夫妻记录生活点滴,展示老年夫妻的真挚情感……还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参与数字生活,成为网红 。
 
因此,对于老年人触网应疏堵结合,一方面,鼓励老年人接触新事物;另一方面,平台、社会都应加强护老方面的建设 。“平台方面,可以效仿青少年保护模式,设置老年模式,帮助老年人过滤掉一些易受到诱骗的内容,以及设置观看时长,提醒老年人不要沉迷等 。”靳永爱建议 。本报采访人员 赵语涵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