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漫:远程医疗一点通 e网打尽全世界(11)

  3、 电子化病历带来方便的同时 , 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 课题组调研发现 , 病案内容复制粘贴现象严重 , 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 。 格式化病历 , 对医学生的培养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 一些临床带教老师反馈 ,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 一旦撤离开电脑 , 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书写病历 。 另外 , 对于网络过度依赖 , 一旦出现网络系统故障或者大面积停电等突发紧急情况 , 后续保障与应急措施是否能足以应对日常医疗工作 。 这里 , 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 课题组调研时 , 恰逢某三甲医院发生了停电现象的尴尬 。

  4、“明明才做过的检查 , 换了一家医院又要求重做”这是很多患者的痛点 , 同时也是医疗工作者的难处 。 笔者在亲历亲为的国家医保政策研究项目调查中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技术配置存在问题 , 造成农民检查费用高 , 且在不同医院重复检查过多 , 进一步加重了医疗费用 。 建议以国产化、经济型的高科技集成化的检验设备降低直接成本 , 标准化、网格化的电子诊断结果和病历可在不同医院使用 , 达到减少重复检查 , 资源共享 , 并使远程诊断成为可能 。 通过互联网的中介 , 可以做到各医院间结果的共享 , 有效解决这一症结 。 但是 , 同样存在优缺点:各个医院在诊断及治疗水平上“同质化差异”依然存在 , 所以往往存在上级医院不承认下级医院的检查报告 。 其实这个问题解决不难 , 因为不承认下级医院的主观报告可以理解 , 但对于一些客观的资料 , 上级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诊断经验及水平做出判断 。 但是 , 这里就牵涉到互联网医疗现阶段另一层面的困境:网络传输的速度、精确度、稳定性、安全性 。 课题组调研了解到 ,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 , 有时候通过网络来阅读其他医院的资料时 , 发现通过互联网传输资料的过程中 , 存在资料不清晰、速度慢、缺项漏项等问题 , 无法做出精确的判断 。 此外 , 如果医生根据外院的主观性资料进行诊断 , 一旦发生误诊漏诊 , 责任该如何划分 ,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最后 , 信息时代下 , 远程医疗中关于患者个人病例、诊疗等隐私信息的安全性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 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