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坐和经常运动的人有什么区别

打坐和运动的区别 , 一个是静如处子 , 一个是动如脱兔 。
前者以修身养性为主 , 后者以健体强身为本 。任何方式做到了极致 , 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
历史上打坐的老鼻祖是"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他老人家可以每天静坐十八个小时 , 举着无饵的钩 , 等待着冒失鱼自投入网 。皇天不负有心人 , 他钓上了人间最大的龙王鱼周文王 , 建立了兴周替商的辉煌业绩 。
其次 , 是佛佗 , 他经过四年苦行僧般打坐苦思冥想 , 终于灵魂开窍 , 开创了坐席打禅的佛教 。后来的优秀弟子可以打坐成佛化作舍利子 , 价值连城 。
第三 , 是春秋孔夫子借鉴 , "吾每日三省其身" , 朝中晚三次打坐反省进退得失 , 终成儒家开山始祖 。
后来才有了印度"瑜伽"丶古华夏的闭目养神 , 才有了诸葛亮"淡泊以明志 , 宁静而致远"的独坐茅庐丶静观其变 。
而经常运动的人 , 闻鸡起舞 , 长练不掇 , 夏练三伏 , 冬练三九 , 练就一身硬功夫 , 上马能披荆斩棘 , 下马能爬山涉水 。
古代华夏diyi猛将项羽喜学"万人敌" , 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囊中探物 , 破釜沉舟能破数十万大军 。
水浒"神行太保"戴宗能行飞毛腿 , 当代徐霞客"余纯顺"能够八年风雨徒步走中国 。
运动健将才能像许海峰一枪打破中国奥运"零的纪录" , 中国女排才能大满贯实现五连冠 。
静态和动态 , 也不是单纯地对立 , 而是有机的融合 , 只不过表现方式一个以静为表 , 一个以动为相 。其中 , 静中有动 , 动中含静 。
打坐的人表面风平浪静 , 养精蓄锐 , 淡泊宁静 , 其实是明志而致远 。修身养性 , 志存高远 , 同样是"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经常运动的人 , 是为了"野蛮其体魄"强筋固体 , 而炼就到"泰山崩于前 , 而面不改色心不跳"般坚强无畏 , 追求更高ji的稳如泰山 , "不管风吹浪打 , 胜似闲庭信步" , 纵有千难万验 , "我自岿然不动" 。艺高人胆大 , 意志坚如刚!
任何方式 , 只要适合自己 , 长期不懈 , 坚持到底 , 就一样会绽放美丽的光彩 。
中国武术哪一派功夫最养生讲养生 , 应该是德养 , 道养 , 理养 , 法养 。通俗讲水养 , 气养 , 冷养 , 中养 , 缓养 。水养:建议人每天喝体重的5/100~10/100的量的水 。气养:建议人尽量在树木多 , 空气新鲜的户外休养锻炼身体 。冷养:建议人在凉快的感觉下轻轻慢慢锻炼身体 , 如果感觉有些发热 , 就要停下休息 , 等身体凉快后再轻轻慢慢地锻炼 。中养:先明白胯骨是人的中心 , 胯骨上有三个中心 , 练好三个中心就能以中运身(骨) 。缓养:养生无捷径 , 什么都要慢慢养 , 不可急燥 , 不可猛进 。武术中的任何派能遵循这些基本道理 , 应该都比较养生 。
孩子是学跆拳道好还是学散打好 , 为什么孩子是学跆拳道好还是学散打好 , 为什么?答:我做为一个传统武术爱好者 , 我的回答是;学习中国散打 。为什么呢?一 ,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 , 中国式散打是在中国传统武术中 , 提取了踢打摔拿 , 等技击功法 。技术全面 , 能很好的体现中国的传统功夫 , 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 , 中国式散打因为是来自于中国武术 , 有很好的社会环境与生存土壤 , 可随时和民间的一些传统武师 , 进行礼仪 , 击技技术 , 传统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学习 。三 , 国家经济市场繁荣 , 科技创新 , 制造日新月异 , 高速发展 。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 中国武术 , 中国式散打 , 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现在学习中国武术 , 中国式散打;一方面强健了自己的身体 , 学到了功夫 , 也对中国武术 , 中国式散打起到了推动作用 , 等中国功夫走向世界之时 , 你会感到很荣耀 , 因为我们也是推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事业的一推动分子 。四 , 等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那天 , 你做为一个中国功夫的传承者 , 也已长大 , 那时也正是你们施展才华的时候 , 到时你会很自豪的告白 , 我是中国人 , 我这是中国功夫 。回答完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