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下,顾家家居的好戏还在后头( 二 )


其次 , “新房为主”的装修市场结构逐渐会向“存量房市场为主”过渡 , 这一趋势在一线城市最明显 。 2020年、2021年北京二手房成交占整体房屋交易量的比例均超过60% , 同期部分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比例也接近50% 。
再次 , 我国家居行业的市场格局本身就非常分散 , 存量阶段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远高于大公司 , 龙头利用行业集中度提升获得成长的确定性更大 。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 家具制造业亏损企业数从2015年的536家上升到2021年的1084家 , 占比从10%上升到16.3% , 龙头企业必然会补上中小企业腾出的市场 。
更重要的是 , 作为必需消费品的家具产品 , 其渗透率与城市化率水平密切相关 。 2022年 , 我国的城市化率为65% , 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 , 目前美国的的城镇化率在83%左右 。
统计数据显示 , 1982年-2020年 , 美国床垫市场从13.7亿美元增长至109亿美元 , GAGR达到5.6% , 这些床垫市场的主要来源是二手房交易和产品升级换代需求驱动 。
【消费复苏下,顾家家居的好戏还在后头】所以说 , 大可不必因为房地产下对家居行业的未来形成过度担忧 。
【α来源】
“α”即超出行业整体收益“β”的部分 , 即超额收益 。
在我们看来 , 家具龙头普遍存在α机会 , 尤其像顾家家居这种受地产下滑影响较小的软装龙头 。 这是由行业集中度提升及龙头扩品类能力两种因素共同推动的 。
首先 , 在行业集中度方面 , 尽管顾家家居目前在沙发及床垫品类处于头部位置 , 但与发达国家比 , 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
具体而言 , 2020年的顾家家居两大核心品类“沙发与床垫”市占率分别为6.6%与5.7% , 分别排名第一与第五 , 这一水平与美国市场沙发、床垫品类龙头20%左右的市占率差距还很远 。
未来在行业出清、消费升级、全屋定制等新消费趋势下 , 头部企业市占率的持续提升势在必得 。
其次 , 顾家家居的品类扩张能力足够出色 。 公司自2010年以来 , 相继将业务拓展到软床(2010年)、床垫(2013年)、红木(2014年)和定制家具(2015年)多个大家居领域 。
这一布局是公司过去成功穿越家居熊市的关键 。
数据显示 , 2018年国内软体家具市场规模(包括沙发、床垫、软床、茶几等配套产品)见顶后 , 连续两年负增长 。 但同期 , 顾家家居却取得了26%的营收CAGR和19%的归母净利CAGR 。

从收入增长贡献因子看 , 顾家家居核心产品沙发增幅相对是最慢的(约22%) , 而公司其它品类如软床及床垫、配套产品(茶几 , 餐桌椅)、定制家具等CAGR达到40%左右 。

这就说明 , 品类扩张是顾家家居过去取得α的核心因素 。
而面向未来 , 成功的品类开拓为公司后续“融合大店模式”及“软体+定制一体化”战略执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 后两者将继续为顾家家居贡献增长动能 。
过去几年 , 由于家居消费主体的年轻化迁移以及互联网碎片化流量的冲击 , 大店模式与定制家具成了行业的新趋势 , 顾家家居审时度势 , 目前相关布局已经跑到了行业最前列 。
融合大店方面 , 公司于2019年成立大店经营部门 , 截至2021年底 , 2000㎡以上门店(包括顾家生活、融合大店、品类势能店)已接近100家 , 较上一年翻了3倍多 。
大店对顾家家居品牌力 , 客单价及门店坪效都有显著的提升 。 仅从单店收入看 , 2021年公司单店收入为165.9万元 , 较上一年提升45% 。
定制家具方面 , 顾家家居2021年的收入为6.6亿元 , 较2016年起步时的0.23亿元翻了28倍 , 这其中剔除2018年公司并购班尔奇的影响 , 增长速度也不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