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彝传注释赏析 桓彝字茂伦翻译( 四 )


【注释】
①王汝南:王湛(249—295)字处冲,西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司徒王浑的弟弟,出任汝南内史 。
②魏舒(209—290):字阳元 。任城樊县(今山东兖州西南)人 。魏晋时期名臣 。与王湛相似的是,魏舒也是年少时被人认为性格迟钝,不修边幅,无人看重 。
【翻译】
汝南内史王湛脱下孝服后,就居住在了墓地附近 。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墓,都忽略这个叔叔,不去拜访,王湛也不会等候他 。王济平常日子偶尔经过,也只是随意寒暄几句而已 。后来有一次王济尝试着和叔叔聊起近来发生的事,发现王湛的回答言辞精湛,让他非常惊讶,于是继续深入话题,越聊越感觉叔叔的思想精彩微妙 。作为侄子,王济之前对叔叔并没有敬意,此时听到了他的高谈阔论,不禁肃然起敬,心服口服 。于是王济留在叔叔这里过了几天 。王济虽然素来才俊过人,比起王湛来还觉得自己有所不及,于是慨然感叹:“自己家里有如此名士,我竟然三十年了都不知道 。”王济离开时,王湛送他出门 。王济的随从中有一匹马,非常难以驾驭,很少有骑手可以驯服 。王济随口问叔叔:“您喜欢骑马吗?”王湛说:“也喜欢啊 。”王济就让叔叔试试骑那匹烈马,结果王湛不但身形美妙,甩鞭回身之类的动作,甚至不亚于那些出名的骑手 。王济越发感叹,此人深不可测,不仅仅在一件事上 。王济回家后,父亲王浑问他:“这次怎么临时出门了好几天?”王济说:“我这几天找到了一个叔叔 。”王浑问他具体原因,王济就边感叹边叙说 。王浑说:“与我相比如何?”王济说:“在我之上 。”晋武帝司马炎以前每次见到王济,都会拿他叔叔王湛戏谑,说:“你家那个傻叔叔死了没?”王济以前总是哑口无言 。等到发现了这个叔叔的才华,后来晋武帝再问,王济就说:“我的叔叔并不傻 。”对晋武帝称赞这个叔叔的内在品质出色 。晋武帝说:“可以与谁相比?”王济说:“在山涛之下,魏舒之上 。”自此之后,王湛才开始出名,在他二十八岁那年才出仕 。
【原文】
18.裴仆射①,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② 。
【注释】
①裴仆射:指裴,曾任左仆射 。
②林薮(sǒu):山林与泽薮 。比喻事物聚集的地方 。
【翻译】
左仆射裴,被当时的人认为是清谈的理论集大成者 。
【原文】
19.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①:“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②,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陆曰:“公子未睹不鸣不跃者耳!”
【注释】
①褚陶(244—300):字季雅,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聪慧且好学不倦,喜读《三坟》《五典》等上古典籍 。西晋藏书家、文学家,官至九真太守 。陆平原:陆机 。司空张华很赏识陆机和他弟弟陆云(字士龙),认为他们是吴地两个才子 。
②云津:指银河 。顾彦先:顾荣 。吴亡后,与陆机兄弟同到洛阳,当时人士称他们为三俊 。
【翻译】
张华见到褚陶以后,对平原内史陆机说:“您兄弟二人像是在银河间腾跃的飞龙,顾荣如向着朝阳长鸣的凤凰 。我本来以为东南的人才已经没有超过你们的了,想不到又见到褚陶这样的人 。”陆机说:“这是因为您没有看见过不显山露水的人才罢了!”
【原文】
20.有问秀才①:“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②,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乂;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皋③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④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⑤之裴回,悬鼓之待槌 。凡此诸君,以洪笔为耒⑥,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⑦,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