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 。其中屈原所作的《离骚》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屈原《离骚》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屈原《离骚》
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 。即使我被肢解也不变我的思想,又怎能挫败我远大志向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屈原《九歌·国殇》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屈原《九歌·大司命》
谕指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新相知的欢乐,却有与妻子生别离的悲苦 。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屈原《九章·哀郢》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 。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
——屈原《九章·涉江》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
——屈原《九章·涉江》
这是诗人屈原自己乘龙驾马,去寻古帝重华(帝舜)同游于天上,以至于可以和天地日月一样亘古永存 。这两句后用以指伟大的精神品格具有永恒的价值 。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屈原《卜居》
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屈原《渔父》
【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赏析 离骚名句赏析解读】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屈原《渔父》
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 。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 。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
- 川菜中的软烧鱼怎么做?
- 工作中的不公平如何对待?
- 英雄试炼选哪个好
- 补铁食物有哪些?
- 渔洋诗话名句 渔洋诗话中的经典诗句
- 风水中的“水”原来都是财,有钱人都这么做 房屋门前有水库的风水好吗
- 分享10张在影片当中的构图参考,从电影当中学会摄影和拍照
- 语文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怎么区分?
- 高中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如何释压比较好?
- 叶罗丽中的美女戴上面纱后,是什么模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