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记得清从家到单位,开车动了多少次方向 。这些都是潜意识本能操作 。这个本能的潜意识,就是佛教讲的人人都具有的佛性 。
先来看看佛教内观修行,《四念处经》
诸比丘,比丘云何即身观身而住耶?“若有比丘,步入林间,或树下,或于空寂无人处,跏趺而坐,身躯端直,当前奋起正念,专心系念于出入息 。彼入息时,知道自己正在入息 。彼出息时,知道自己正在出息 。
内观修行练习,就是找一个不被打搅的地方,端直的坐下,关注自己呼吸,就可以开始练习了 。
正常人坐下来 。关注呼吸 。一两分钟之内,肯定都会走神,都会想到其他的事情上去 。比如,始终提醒自己不能走神,还有内心放不下的一些事情 。这种状况都属于正常现象 。只要你不去评判,重新回到呼吸上来就行了,就这么简单 。就像开车,方向动了回来就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
记住一点:内观的呼吸,就是一个参照物,就是开车,道路上 车道线 。有了参照物,你就能觉知 。
当呼吸练习到一定程度后 。就可以将呼吸这个参照物换成走路,换成其他的任何一件事 。久而久之,你就可以 。回到当下 。回到真实,清净的自我当中的 。
内观练习首先是炼觉知 。佛教中有句俗话: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开车觉迟了,反应慢就容易出事故;人生觉迟了,就会走弯路,就是痛苦 。
其实佛教内观练习 。跟中国传统的儒家 。修身都是一个道理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是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知止 。这个知就是觉 。先要有觉,才能止住不正确的方向 。也就是,开车拉回来 。人的杂念停止了,自然就是清静 。清静了就有了定性 。就会有毅力,干任何事情就不会朝三暮四 。有了定,自然就会有智慧出 。有了智慧自然能获得人生的成就 。了解了这个修炼的先后秩序 。就悟到了大道 。其实修身养性就是这么简单 。
你静心做眼前事就是练静了 。一定是专心致志,别无他念 。制心一处就是初入静 。你看书,背诵什么都在练静 。
就是“一念代万念”,心只有一个念头 。
睡前,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只关注呼吸或心跳 。
最简单的还可以,眼观鼻、鼻观心 。只是看到别人介绍过,自己不能做,会头晕 。估计初练者有用 。
天雨沐浴法,也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入境观照中 。
平常没有接触佛法或打坐的,可以尝试只注意眼前的事,专心致志只做眼前的事,别无任何其它念头,也可以在静中 。长期这样也是在修一颗平静的心 。
只要有心,乘车,旅游途中,都可以用心的 。如每天在阳台站立一会,想象天雨沫浴……天天如此,有朝一日,会有额外的收获 。境界会大大的提升 。收腹,从髂前上棘,即胯骨前面的小突处,向背部阳关穴回缩 。
头顶有神,心中有佛 。
周围万物都有灵气,都在给自己能量呢!我们都是自然能量海一员啊!
这些都是反向性思维(平常人都是向外的),常常这样想,就会习以为常 。心静观內就是自然的事情 。如果时时都在观照中了,内外就可以是一体的了 。无所谓内和外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
什么是内观?内观即是内视,或为反省 。道家谓不观外物,绝念无想 。佛家的意思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
怎么内观呢?需要心静 。静能生慧,心静如水了,智慧就呈现 。所谓灵感,所谓天才,就是通过内观,在脑海中呈现出来的 。中医里的经络,西游记里面的天宫地狱,以及万有引力、相对论都是在内观中呈现出来的 。作者只不过是把他完美的记录下来罢了 。
- 属虎的女人性格如何?和哪个属相合得来?
- 春天风衣如何搭配才好看?
- 皮肤黑,夏季如何选衣服?
- 本赛季常规赛得分王哈登目前在季后赛中的得分排名如何?你怎么看?
- 无核白鸡心葡萄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
- 如何评价电影《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
- 抖音罗盘短视频榜单分析功能如何解读?
- 抖音评论获赞有什么用?如何吸引点赞?
- 2021年即将过去,总结你的这一年是如何度过的?有哪些遗憾?
- wish退款率怎么算?如何降低退款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