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弹性理论,价格弹性理论分析双十一( 二 )


需求曲线特征:比较平坦(斜率小) 。
⑶0 EPP;δq/q).也就是说 , 价格每变化1% , 需求的百分比变化将小于1% 。
需求曲线特征:较陡(斜率较大) 。
(4) EP → 0(需求完全无弹性) 。 此时 , 意味着δq/q = 0 。 在这种情况下 , 需求情况具有以下特点:需求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 需求函数的形式为:q=k(任意给定常数) 。 在二维空间图上 , 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 , 横坐标上的截距等于k(=q0) 。 这意味着无论价格如何变化 , 需求总是固定的 。 也就是说 , 不管δ p的值如何 , δ q的值总是零 。 这种情况很少见 。
5]EP→∞(需求完全弹性) , 此时 , δp/p→0 。 在这种情况下 , 需求情况具有以下特点:在给定价格下 , 需求可以任意变化 。 需求的形式是:p=k(常数) 。 需求曲线将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 , 与横坐标的距离设为常数k(=p0) 。 这种情况也不多见 。 在现实生活中 , 自由市场上的一些同质产品由于竞争而以相同的价格出售 , 基本上就是这种需求曲线的一个例子 。
4.需求价格弹性的数学计算 。
(1)一般计算方法 。 计算公式为: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弹性值 , 虽然δq和δp的值相同 , 但在两种情况下(价格上涨和价格下跌) , 用于计算价格变化百分比(δp/p)的p和用于计算需求变化百分比(δq/q)的q是不同的 。 也就是说 , 虽然价格变化的绝对值与由其引起的需求变化的绝对值相同 , 但由于计算的基础不同 , 得到的弹性值是不同的 。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 可以采用另一种计算方法 。 即用于计算价格变动百分比的价格由变动前后两个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代替 , 而用于计算需求变动百分比的需求由变动前后两个需求的算术平均值代替 。 这样 , 无论价格是向下下降还是向上上升 , 用来计算变化百分比的P和Q的值都是相同的 , 于是得到了弹性系数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 即弧弹性 。
⑵求弧线弹性 。 求弧线弹性 , 即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间一条弧线的平均弹性 。 因此称之为弧弹性系数 。 如果不知道需求曲线方程 , 只知道需求曲线上两点的坐标(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 假设影响需求的所有其他变量在两次数据观察之间保持不变 , 则可以从上面的公式中获得弧弹性系数 。
需要指出的是:要使下跌价格的ep与上涨价格的ep一致 , 以较低的价格和较低的数量为基数 , 也可以得到相同EP值的结果 。
⑶求点弹性如果需求函数已知 , 根据上式可以求出任意价格下的点弹性系数 。
举例:设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 30-5p 。
∫dq/DP =-5
∴ep=|-5×p/q|=5p/(30-5p)
这表明弹性ep是价格p的函数 。
如果p=2 , 那么q=20→ep=0.5
如果p=3 , 那么q=15→ep=1.0
如果p=4 , 那么q=10→ep=2.0
结论:对于给定的需求函数 , 不同的价格下会有不同的弹性值 。
在图2-5中 , B是中点 , 当bc=ab时 , EP = 1;
当bcab , ep1时 , 越靠近C点的点弹性系数 , 其绝对值越小;
当b→c时 , 因为bc→0 , EP→0;
bcab , ep1时 , B点左上任意一点的弹性系数绝对值大于1 , 越靠近A点 , 弹性系数绝对值越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