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李清照赏析情感 鹧鸪天李清照翻译

鹧鸪天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 ,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 梦断偏宜瑞脑香 。
秋已尽 , 日犹长 ,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 莫负东篱菊蕊黄 。
这首词写秋景 , 寄乡愁 , 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 , 她从醉酒写乡愁 , 借酒消愁 , 凄婉情深 。词中首句“寒日”是指阳光有些许惨淡 , 凄清 , 是写的秋天而并非冬日 。萧萧”说的是阳光给人的感觉 , 就如同萧瑟的秋风一样 , 给人以凄冷之感 。用“萧萧”来形容“寒日” , 给全词渲染了一个色调凄清的背景 。“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 作者久久注视着 , 看太阳慢慢升高 , 照到了窗棂 , 照射进了屋里 , 这包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 ,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 太阳升得越来越高 , 最终落下 , 由此可见作者的茫然心绪和百无聊赖 。“梧桐”一句更是让词抹上了凄清的色彩 。作者望着窗外的梧桐树 , 本是茂盛苍翠 , 而现在却孑然一身 , 独自无言的挺立在风中 , 想必地下枯黄的梧桐落叶和独自站立的梧桐树都有着愁怨 , 它们一定是对夜间的寒霜心有恨意吧 。梧桐树因天气转凉 , 寒霜渐重 , 让它开始落叶归零 , 但草木无知 , 本无恨意 , 由此可见此见词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 借梧桐之恨来表达的凄清和愁怨 。
“酒阑”指酒意将尽 , 主人公喝完酒后再饮上几杯团茶 , 那又浓又苦的滋味正是她所喜的 , 然主人公并非酒徒 , 其所以如此 , 只是心情苦闷 , 借酒消遣 。从梦中醒来之后 , 闻着龙脑香 , 顿时沁人心脾 , 主人公为何半夜惊醒 , 到底做了何梦 , 这都留给了读者发挥以想象的空间 。
这两句叙写了主人公在寂寞秋日自遣自我安慰的情景 。“喜”和“宜”表面上写乐 , 实际上写悲 。酒饮得约多 , 表明愁越重 , 苦茶虽然能解酒 , 但那只是生理上的 , 精神上的醉意根本就不是几杯苦茶所能解的 。“宜”表面说香气沁人心脾 , 实际上说明了环境的凄冷寂静 , 只因在这样的环境中 , 才能让人更加明显地感受到熏香 。燃香独坐 , 这种以闲写愁的笔法甚是耐人寻味 。
“秋已尽 , 日犹长 , ”写词人对秋的感受 , 秋天已经过完 , 但白天还是那么长 , 侧面烘托出词人因思念故土的愁苦所困扰 , 自然会产生度日如年的感觉 。“仲宣”一句运用了王粲《登楼赋》 , 以王粲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自况 , 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 , 思归不得的悲凄之情 。“随分”指随便 , 有随遇而安的意思 。孤身漂泊的命运不知何时结束 , 日夜思归的故土 , 不知何时能重归 , 总不能一直以感伤的心情过完余生 , 还不如及时取乐 , 端起面前的美酒 , 随意痛饮 , 不能辜负了东篱那盛开的菊花 。“东篱”菊花锦簇 , 语出陶渊明《饮酒》的“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鹧鸪天李清照赏析情感 鹧鸪天李清照翻译】下片写饮酒的原因是说明了上片醉酒之因 , 本应借酒消愁 , 却又故作豁达 , 表面上的豁达与开朗实际隐含着无限的家国之思 。实际上的对菊饮酒 , 并非赏菊 , 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与安慰 , 实则含愁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