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的诗和文章有哪些?( 二 )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 。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 。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 。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
“遥”,字面意义是远 。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 。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 。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 。“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 。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 。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 。
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
破阵子·春景
【描写清明的诗和文章有哪些?】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
【今日清明】庚子三月十二/星期六/2020年4月4日
夜雨來時酒正稠,淸明佳節卻生愁 。
臨窗遠望層層黯,撫案長吟句句柔 。
莫道傷春春有意,非因怨事事多求 。
離情别意今宵醉,柳眼梅心伴夢游 。
一一清明(閬水漁民白溪釣)
我向你推荐20首最美中国古典诗词,其内容都是与“清明节”有关的 。希望你把它收藏起来,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以后方便学习、欣赏 。
这里面既有大家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有你没有读过的 。
清明
傅景世,1987年4月5日
一觉醒来是清明 。鸟也清明,花也清明,鸟语花香欲乘风 。
阳气回升万物灵,此际春光最有名 。天也晴晴,地也轻轻 。
古今写清明的诗词文章太多了 。当然,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唐朝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自己也写过一篇关于清明祭奠的文章,题为《微雨的清明》,兹录于下,敬请指教!
《微雨的清明》:
她在母亲的坟前跪了下去 。微纷的雨弥漫了茔地,那是无边的静寂,唯有偶尔从邻近坟头上传来红绿黄三色纸剪成的纸幡沙沙的轻语(多么象深夜躺在床上听到隔壁妈妈低低的啜泣) 。
挎包中取出纸、香,用打火机点燃 。青烟袅袅弥漫,火苗窜起来,杏黄的纸被火吞舔化成飞往冥界的灰蝶,挣扎着飞旋飘落,再取出一盒鲜红的苹果祭上 。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最喜欢的莫过于苹果了 。一年一次或两次父亲探家带回几斤苹果,母亲总要拿上一个放在枕边,睡下后轻轻咬上一口,慢咀细嚼,似乎那是世界上最甜最香的东西了 。那甜意一直跟进了母亲的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