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和鉴赏 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二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作者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梅花生长在驿站外面的断桥边,人迹罕至,寂寞荒凉、无人照管,无人赏识,备受冷落,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 。“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 。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 。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艳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 。可即使这样,还是找来了群芳的嫉妒 。这两句借梅花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 。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 。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 。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 。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 。比必寄托 。物我融一 。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 。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
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 。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 。“冰雪林中著此身”,就色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白”也;就品性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坚忍耐寒也,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树比作自己 。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 。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 。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