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鼻涕食疗的最好方法 宝宝流清鼻涕食疗( 二 )


点评:中医认为苏叶辛温,可宣散风寒,可有效预防风寒初症 。《本草正义》记载:“紫苏,芳香气烈 。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毛孔,上则通闭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 。…‘苏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 。”其与生姜配合,可增强发散风寒之功 。红糖甘温,既可温中散寒,助苏叶、生姜发散在表之寒;又可作为调味品,缓生姜、苏叶辛辣苦涩之味 。
温馨提示:冬季宝宝应常常饮用 。但是由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则不宜使用 。
流清涕——风热型
原因
宝宝感受风寒之外邪后未加以养护或正确治疗,使寒邪郁而发热,风寒之邪转为风热之外邪;或是由于宝宝素体阴虚,阴虚体质易化热,宝宝由于着凉等原因感受外邪后即为风热之邪;或是由于宝宝直接感受外面风热之外邪而致 。
1.金银花饮
制作时间:5分钟
原料:银花20g,绿茶6g,白糖30g 。做法:将金银花、绿茶洗净,切成细丝,文火煮茶s分钟,放入白糖即可 。
点砰:中医认为金银花可轻宣疏散,又能消热化毒,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微风寒者多具良效 。茶叶苦甘而凉,清头目,利鼻窍,通小便,生津液,解百毒 。白糖甘寒,可除烦热,生津液,且能改善金银花的苦味 。
温馨提示:宝宝素体内寒或风寒型不宜用 。
2.桑菊薄竹饮
制作时间:10分钟
原料:桑叶、菊花各5g,苦竹叶、白茅根各30g,薄荷3g 。做法:将洗净的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根、薄荷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即可 。可作为宝宝的日常饮料 。
点评:中医认为桑叶甘苦而寒,轻清凉散,能清疏肺经及在表之风热 。菊花辛甘苦而微寒,能疏风散热,清散肺脏之风热;竹叶甘淡而寒,能清肺脏之热而止烦渴,生津液;白茅根味甘性寒,能清泄肺胃之蕴热;薄荷辛凉,清利头目,善解风热之邪.诸品相合,能散风热、生津液 。
温馨提示:宝宝风寒型流鼻清涕或大便溏薄不宜用 。
流清涕——肺气虚型
原因
宝宝素本肺虚,妈妈们未加以饮食调养,宝宝容易感受外感之邪而无力驱邪外出;或是宝宝有呼吸道过敏体质,此类过敏宝宝是肺气虚的;或是宝宝长久咳嗽,久咳易耗肺气致使肺气虚 。
归芪蒸鸡汤
制作时间:30分钟
原料:炙黄芪50g,当归20g,嫩母鸡l叹(1000g),哉酒30g,味精3g,胡椒粉3g,精盐3g,葱、姜各适量 。
做法:a.将鸡宰杀后去净毛,剖腹去内脏洗净,剁去爪不用,用开水濯去血水,再于清水中冲洗干净,沥干水待用 。
b.当归洗净,块大者顺切几刀;葱洗净剖开,切成寸许长段;姜洗净去皮,切成大片 。
c.把当归、黄芪装于鸡腹奠内,将鸡置锅内,腹部朝上,闭合剖口;姜、葱布于鸡腹上,注入适早清水,加入食盐、黄酒、胡椒粉,用温棉纸将锅口封严,上笼蒸约:小时后,取出去封口纸,去姜、葱,加适量味精调味,装盘即成 。
点评:中医认为黄芪和当归相配,补气之黄芪为补血之当归的5倍,气旺则能生血,乃遵“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之说,黄芪多用大补肺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通过补气陡气能旺于内,则肺脏功能活动增强,化生血液即速,少用当归以养血 。再配以滋养补虚、益精补血的母鸡肉,进一步增强补气作用 。本品滋味鲜美,疗效确实,实为家庭滋补之佳品 。
温馨提示:宝宝有急性疾病期间不宜食用 。
流清涕——脾气虚型
原因
宝宝素体脾胃虚弱,爸爸妈妈未引起重视,未在饮食上加以重视,时间一长后出现脾气虚;或是由于宝宝喜吃甜腻之品,宝宝父母们溺爱宝宝,无节制的给予宝宝甜品等滋腻之物,此类食物易碍胃伤脾,致使脾气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