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全文解析 声声慢李清照赏析题目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74首古诗词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话译文: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 。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 。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声声慢全文解析 声声慢李清照赏析题目】注释解说: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品鉴鉴赏: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 。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 。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 。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