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叫什么名字 第一枚探空火箭( 二 )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叫什么名字 第一枚探空火箭

文章插图

1950年 , 杨南生从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图片来源:陕西工人报)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叫什么名字 第一枚探空火箭

文章插图

1950年 , 王希季在归国的客轮上 , 他是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图片来源:搜狐网)
按计划 , “T-5”是一种有控单级火箭 , 它以东德的“V-2”火箭为蓝本 , 采用挤压式液体推进剂发动机 , 设计长度为10.37米 , 起飞质量达2.62吨 。 可出人意料的是 , 即使是看似“低端”的“T-5”火箭 , 人们也没能让它飞起来 。 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 , 人们紧赶慢赶 , 仅用了一年就组装出了一枚“T-5”火箭 。 然而 , 由于工业基础太薄弱 , “T-5”面临着难以逾越的“三座大山”:其一 , 缺乏大型发动机试车台 , 无法对发动机系统进行试车;其二 , 生产不出贮存低温推进剂的设备;其三 , 自动控制系统缺少部件 , 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连续运动 。 最终 , “T-5”连飞行试验都没做就被送进了展览馆 。
2
既然“T-5”搞不出来 , 那就研制一个更小的火箭吧 。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叫什么名字 第一枚探空火箭】在钱学森的建议下 , 设计院决定研制起飞质量只有1.138吨、飞行高度仅数十公里的“探空七号”(T-7)火箭 。 “T-7”火箭已经比“T-5”火箭小了不少 , 不过王希季等人依然觉得应该再稳扎稳打一些 。 一番讨论后 , 大家纷纷同意先做一个起飞质量只有“T-7”十分之一的模型箭“T-7M” 。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叫什么名字 第一枚探空火箭

文章插图

“T-7M”火箭模型(图片来源:参考文献[8])
有了“T-5”做基础 , “T-7M”的研制方案很快就在1959年9月出炉了 。 它将是一种两级无控火箭 , 由液体主火箭和固体燃料助推器串联组成 , 发动机选用挤压式输送系统 , 用硝酸加苯胺、糠醇混合物作推进剂 。 “T-7M”非常小巧 , 主火箭直径只有25厘米 , 起飞质量190千克 , 最大飞行高度也不过10千米 。
有道是“麻雀虽小 , 五脏俱全” , 再小的火箭也是火箭 , 摆在杨南生和王希季等人面前的问题依然多如牛毛 。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 , 他们决定兵分两路 , 由王希季主抓火箭的设计、生产及试验等技术问题 , 而杨南生则负责修建发射场 。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叫什么名字 第一枚探空火箭

文章插图

杨南生(左)在实验室(图片来源:陕西工人报)
摆在王希季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保证发动机的可靠运行 , 可当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 设计院的经费捉襟见肘 , 压根儿没有一个像样的发动机实验室 。
一天 , 人们看到王希季在设计院里踱来踱去 , 最后却在厕所前停住了 , 他一边用手比划一边小声嘀咕着 。 正当所有人都疑惑不解时 , 王希季对大家说:“就是这里了!我算了一下 , 厕所前的这几平方米空间足够咱们建一个推进剂供应系统的液流实验室了!”十几天后 , 液流实验室搭建完成 , 在这个“颇有味道”的小实验室里 , 研制人员们获得许多重要数据 。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叫什么名字 第一枚探空火箭

文章插图

王希季(图片来源:www.cntv.cn)
发动机生产出来后 , 为了测试其运行状态 , 必须进行地面试车 。 可发动机试车时常伴随着高温高压的有毒气体 , 甚至会引发爆炸和火灾 , 当时既没钱又没地 , 想建造一个防爆、防火又防毒的试车台着实难住了大家 。 王希季等人跑遍了上海的角角落落 , 最终在江湾机场附近找到一座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碉堡 , 研制人员们立刻化身泥瓦匠 , 很快就将旧碉堡改建成了发动机试车台 。 碉堡的夹道用于测试 , 内部用于测量试验数据 , 每次试车时 , 王希季等人就要猫着腰躲在碉堡外面 , 即使是前来观看试验的钱学森也是这般待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