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钱学森(左)在探空火箭基地发动机实验现场(图片来源:news.sjtu.edu.cn)
3
1960年1月 , “T-7M”如期出现在了上海南汇老港镇的发射场上 。
说是发射场 , 实际上除了一座20米高的燕尾槽形单轨发射架 , 几乎啥都没有 。 如今一提到火箭发射 , 我们总会想到高大上的壮观场面 , 可当时条件之简陋绝对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一台50千瓦的发电机便是发射场全部的动力系统;由于没有电话和喇叭 , 指挥所、发电机和发射架之间的交流几乎全靠吼;火箭的点火装置由灯泡加硝化棉制成;用于火箭分离的定时装置由一只小闹钟改装而来……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 给火箭加注燃料的设备居然是普通的自行车打气筒 , 而追踪火箭轨迹的所谓“雷达”竟是手摇天线 。

文章插图
工作人员用打气筒为“T-7M”加注推进剂(图片来源:参考文献[7])

文章插图
简陋的发射指挥所(图片来源:腾讯网)
三个多月的废寝忘食 , 最紧张的点火时刻终于到来了 。 谁知 , 火箭刚一点火 , 瞬间就变成一团火球燃烧起来!望着熊熊火焰 , 所有人都愣住了 。 痛定思痛 , 王希季迅速率领研制人员排查失败原因 。 原来 , 火箭在启动时 , 一个与推力室相连的管路被振[震]裂了 , 大量推进剂外泄引发了大火 。
1960年2月19日 , 一枚崭新的“T-7M”火箭再次屹立在东海之滨的发射场上 。 16时47分 , 随着王希季的一声令下 , 只见发射架旁霎时涌起滚滚白烟 , 火箭在轰鸣声中向着蓝天飞奔 。 当火箭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 所有人都眼眶湿润 , 王希季和杨南生和大家一齐欢呼:“成功了!成功了!”

文章插图
“T-7M”火箭发射升空(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T-7M”火箭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制造 , 从确定方案到发射成功 , 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 堪称神速 。 尽管它只飞了8千米高 , 但却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火箭 , 是我国进入太空时代的第一步!

文章插图
钱学森(二排左九)与王希季(二排左八)等在“T7-M”发射架前合影(图片来源:news.sjtu.e
当年5月 , 毛泽东在视察“T-7M”火箭时曾说:“八公里 , 那也了不起!应该八公里、二十公里、二百公里地搞上去!”如今 , 我国的航天事业早已今非昔比 ,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T-7M”看似微不足道的八公里!

文章插图
- 中国人如果入了外国国籍,再转回中国国籍难吗?
- 中国合伙人ditto台词的影片是哪一部?
- 中国古代农民养的“六畜”都有啥?为何却只偏爱吃猪肉?
- 中国现任乒乓球总教练是谁?
- 商业地产运营公司排名前十强 商业地产第一人
- 大学第一天到校,怎么向同学介绍自己?
- 武汉排名第一壮阳药延时效果好 万力可官网
- 中国足球到底能不能,拿下世界杯?
- 现在是几伏第几天了 今年入伏从哪一天开始2020
- 中国有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