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养心”这个词 , 心该如何养呢?
有人说多吃苦的东西就能够养心 , 或许没错 , 因为从中医角度讲 , 心属火 , 五味对应苦 , 吃些苦的东西确实有去心火的功效 。
而有些人提倡以静养心 , 比如到了夏天 , 中午定时午休 , 平日平心静气 , 时常静坐 , 这也是养心的好办法 。
不过 , 这些外部养心的方法都不是根本法门 。
孟子告诉我们:“养心莫善于寡欲 。”
“寡”就是少 , 也就是没有什么比“寡欲”更能够养心的了 。
不得不说 , 我们当代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疾病 。
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直接导致了我们欲望的失控 。
人们都想着如何拥有更多 , 比如钱、房子、车、表、包等等 , 这些物质层面的拥有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极具普遍性地对幸福的定义了 。
可当我们拥有了这些 , 内心又要开始新的焦虑与烦恼了 。
正如古话讲“从简入奢易 , 从奢入俭难” , 人一旦拥有 , 便一定会因未来可能到来的失去而感到焦虑 , 而且拥有的越多 , 这种焦虑就越严重 。
且不仅如此 , 人的欲望如果不加以管控 , 便是肆意膨胀 。
当我们达到了一个物质水平之后 , 必然要盯着更高的目标去渴望 。
在这种欲望牵动的过程中 , 人原本善良与天真的本性 , 也就渐渐被磨灭了 。
所以我们会发现 , 从古至今一旦社会中物质资源丰富了 ,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 人心就坏了 。
人们开始变得贪婪自私 , 凡事钱为先 ,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就越来越淡薄了 。
而且不仅如此 , 内心的不安牵动着身体机能的转变 , 当代社会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等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 其本质都来自内心的贪婪与不安 。
所以 , 孟子告诉我们 , 要懂得“寡欲” , 欲望减少一些 , 内心顿时就能平静很多 , 这是养心最好的法门 。
但如何才能减少欲望呢?
当代社会拿着一部手机不出家门就是琳琅满目的美食、商品、短视频等等 , 而且商家都在绞尽脑汁提供诱惑 。
孟子讲:
“说大人 , 则藐之 , 勿视其巍巍然 。堂高数仞 , 榱题数尺 , 我得志弗为也 。食前方丈 , 侍妾数百人 , 我得志弗为也 。般乐饮酒 , 驰骋田猎 , 后车千乘 , 我得志弗为也 。”
站在现代立场来翻译 , 就是人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 见到有钱有地位的人 , 很平常的面对 , 没必要刻意讨好巴结 。
豪宅、豪车、美食、美酒、游艇、美女等等这些大部分人都非常渴求的奢侈生活 , 就算我得志 , 有了能力 , 也不屑于去享受 。
孟子告诉我们:“在彼者 , 皆我所不为也 。在我者 , 皆古之制也 。”
我们立身处世要树立正派的人格 , 保持平凡朴素的生活习惯 , 注重自己精神信仰的塑造 , 多去追求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
而不是被那些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牵住鼻子 , 陷入空虚无意义的虚荣作风中去 。
内心有了坚定正派的精神信仰 , 物质方面的欲望自然也就少了 , 这样“吾何畏彼哉” , 社会上的事物再复杂 , 物质诱惑再大 , 根本动摇不了我的内心 , 我还有什么可在乎的呢?
- 简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
- 孟子尽心下全文和赏析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 孟子公孙丑上的意思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注释
-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劝学课文翻译及原文
- 论语述而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述而篇原文及翻译
- 君子三戒的理解心得 君子三戒原文及翻译
- 兼善天下孟子选读三朗读 兼善天下孟子选读
- 10月10曰生肖运势-十月十日运势
- 谢弘微传翻译及注释及知识点 谢弘微传翻译及注释
- 孟子公孙丑章句注音 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