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悦读 · 知天下】今日词牌学习 。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 。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
扬州慢 · 淮左名都
【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注释】
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 。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至日:冬至 。
⑶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
⑷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 。弥望:满眼 。
⑸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 。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 。
⑺淮左名都:指扬州 。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 。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名都,著名的都会 。
⑼解(xiè)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
⑽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
⑾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 。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
⑿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 。乔木:残存的古树 。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
⒀渐:向,到 。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
⒁杜郎:即杜牧 。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
⒂豆蔻:形容少女美艳 。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⒃青楼:妓院 。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⒄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 。
【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 。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 。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 。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 。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 。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赏析】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 。此词开头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二句写映入眼帘的只是无边的荠麦,与昔日盛况截然不同;“自胡马”三句,言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渐黄昏”二句,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 。下片化用杜牧系列诗意,抒写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 。“杜郎”成为词人的化身,词的表面是咏史、写古人,更深一层是写己与叹今 。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 。它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 扬州一小村庄工地施工,突然挖出两座古墓的原因 扬州古墓遗址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翻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拼音
- 曹绍夔捉怪文言文阅读答案 曹绍夔捉怪翻译及注释
- 扬州慢的艺术手法赏析 姜夔扬州慢赏析简短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拼音版
- 题扬州禅智寺古诗赏析 题扬州禅智寺古诗翻译
- 广陵指江苏什么是 广陵指的是江苏省哪个市
- 扬州慢原文及翻译赏析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拼音版
- 题扬州禅智寺杜牧古诗赏析 题扬州禅智寺古诗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