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 , 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朵琪花瑶草 , 被誉为“一代文学”的宋词虽然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曲子词 , 但它直到宋代 , 它才迎来了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时代 。
宋词既是一种抒情文学 , 也是一种音乐文学 。从音乐角度而言 , 词还是一种优美的歌曲 , 最初的词是配合曲谱演唱的 。从演唱风格来说 , 词具有豪放与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 。
在宋代词坛 ,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张元干等词人 , 而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 。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 正好可以说明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区别 。话说有一次苏轼写好了一首词 , 他就问一个善于演唱歌词的朋友:“我的这首词能否与柳永的词一较长短?”
朋友回答:“那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 柳永的歌词舒缓轻柔 , 适合音质柔美的女孩子拿着红牙板打拍子 , 唱‘杨柳岸 , 晓风残月’;而你的歌词嘛 , 就只能是关西大汉拿着铜琵琶和铁绰板打拍子 , 用雄浑、铿锵的声音演唱‘大江东去’ 。”
话说回来 , 在豪放词和婉约词各逞风流的宋代词坛 , 有一个词人却以自身的才情和音乐方面的天赋 , 游离于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外 , 这个人就是宋末著名词人姜夔 。
姜夔 , 鄱阳(江西鄱阳)人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姜夔精通音律 , 长于诗词创作 , 对诗词理论和音乐均有深入的研究 。姜夔作词讲究格律协美、语言创新、音节和谐 , 他的词风既不同于豪放一派的苏轼和辛弃疾 , 也与婉约派词人秦观、李清照等人有所区别 。
姜夔对词坛的一大贡献就是将音乐与词章以完美的形式结合了起来 , 让词的文学性在音乐的辅助下得到了最美的体现 。也可以说 , 他在词的文学性和音乐性之间建立了一种默契的、贴切的平衡 。读姜夔的词作 , 既能让人徜徉在文字本身的艺术美感中 , 也能让人沉浸在音乐的动人旋律中 。
姜夔善于创作自度曲 , 在音乐与词章的结合中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自度曲”也就是由自己谱曲、自己填词的歌词创作形式 , “自度曲”不同于照着曲谱填词 , 而是先写歌词 , 再给歌词谱曲 , 而且姜夔“自度曲”的原创度很高 。
姜夔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自度曲 , 像描写扬州的《扬州慢》、赞咏梅花的《暗香》、《疏影》等 , 都是姜夔自己谱曲填词完成的词坛佳作 。而《扬州慢》更是一首音乐性与文学性 , 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的恰到好处的精品佳作 , 历来为人称道 。
姜夔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 , 但是他的仕途科举之路屡屡受挫 , 终生未能迈入仕途 , 布衣终生 。免却了仕途的牵绊 , 姜夔有更多的时间去游历 , 他的足迹遍布合肥、扬州、无锡等地 。在游历中寄情山水 , 在游历中体察风物 , 在游历中开阔视野 , 这也为姜夔的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
有一年冬天 , 姜夔经过扬州 , 夜雪初晴 , 放眼望去 , 全是荠草和麦子 。进入扬州 , 一片萧条 , 河水碧绿冷清 , 天色渐晚 , 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 。词人内心悲凉 , 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 , 于是创作了这首《扬州慢》 。
- 歧路亡羊的寓意和译文 歧路亡羊的意思及寓意
- 山行留客原文及翻译 山中留客张旭翻译
- 容斋随笔全译全注 容斋随笔原文及翻译
-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 野望翻译和原文及注释
- 战于郎原文赏析 战于郎原文及翻译
- 蜀中有杜处士赏析 蜀中有杜处士原文及翻译
- 寇准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寇准传原文及翻译
- 陆元方卖宅翻译和原文 陆元方卖宅文言文翻译
- 西游记原著片段赏析 西游记原文摘抄加赏析
- 原文翻译及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