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2年立春是早还是晚?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立春后太阳光越来越足,标志着闭藏的冬季结束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的规律,在农耕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关于“立春”的农谚,如“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那么2022年立春是早是晚?上述农谚是什么意思?

“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2年立春是早还是晚?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2022年是“早立春”还是“晚立春”?关于立春是“早”还是“晚”有2种划分方法:
一、按照“月份”来划分
立春是“早”还是“晚”,我们可以根据“立春”所在的农历时间来判断 。立春节气一般在农历的腊月或者正月,如果出现在腊月就是“早立春”,如果出现在“正月”就是“晚立春” 。
2022年立春的时间为2月4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正月初四”,因此今年立春属于“晚立春” 。
二、按照“立春”出现的具体时间来划分
一天有24小时,如果立春的时间在中午12点以前就是“早立春”,如果立春的时间在中午12点以后就是“晚立春” 。
2022年立春的具体时间为2月4日04时50分36秒,以时间来划分很显然今年是“早立春” 。
“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2年立春是早还是晚?

文章插图
以上2种划分方法分别得出不一样的结论,那么2022年到底是“早立春”还是“晚立春”?我认为按照月份来划分更加有科学依据,如果按照“立春”在一天中的具体时间来划分,时间可能就相差几个小时,这样划分太局限,不科学,因此今年是“晚立春” 。
2021年立春的时间为2月3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腊月廿二,为早立春;
2020年立春的时间为2月4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正月十一,为晚立春;
2019年立春的时间为2月4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腊月三十,为早立春;
2018年立春的时间为2月4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腊月十九,为早立春 。
“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2年立春是早还是晚?

文章插图
补充:立春分为“早立春”和“晚立春”,立秋也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如果立秋出现在中午12点以前就是“早立秋”,反之就是“晚立秋”;如果按照月份来划分,立秋出现在农历的六月就是“早立秋”,立秋出现在农历的七月就是“晚立秋” 。
农村有句老话叫“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如果是“早立秋”,那么立秋后天气就会相对比较凉爽,如果是“晚立秋”,那么说明立秋后天气依然很热,“秋老虎”的势头会很猛 。
“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2年立春是早还是晚?

文章插图
“早立春”和“晚立春”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是早立春,那么今年就是一个丰收年,粮仓里的粮食就会堆满;反之,如果是晚立春,那么很多人就要挨饿,说明粮食收成不好,这里的“堆满人”指堆满了尸体,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其本质是指“粮食收成差” 。在古代,农民靠天吃饭,如果遇到粮食收成不好的年份,很多农民就要挨饿 。
农谚是老祖宗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肯定有其存在的道理 。“早立春”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来得更加早,农民可以提前进行农耕生产;如果是“晚立春”,意味着气温回升得慢,万物将延迟复苏,对应的春播就会比较晚 。此外“晚立春”对应的气温上升慢,春天可能会有“倒春寒”发生,倒春寒会影响小麦的返青,会使播种的种子发霉腐烂,当年粮食的收成会受到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