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的中秋节:订单太多易超时 送单间隙赏月

外卖骑手的中秋节:订单太多易超时 送单间隙赏月

----外卖骑手的中秋节:订单太多易超时 送单间隙赏月//---- //

  资料图:外卖骑手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宇 摄

  时间留给工作 , 订单太多易超时 , 送单间隙赏月

  外卖骑手的中秋节

  9月13日中秋节 , 和大多数外卖骑手一样 , 白玮没有休息 。 当晚的订单送起来并不容易 , 顾客们点得多 , 商家店里又挤满了人 , 出单慢 , “太容易超时 。 ”

  外卖骑手的中秋 , 大多留给了工作 。

  30岁的白玮 , 身材瘦小 , 因为长期戴口罩挡风 , 额头与脸黑白分明 。 他双手粗糙 , 面容比同龄人显老 。 每天清晨7点 , 他骑着自己买的电动车 , 带着三个电瓶 , 从北京东五环的定福庄前往国贸 。 一个小时后 , 迈入工作时间 。 他已经在美团外卖国贸站工作了3年 , 刚来的那年春节起 , 他便成为了站内单王 , 完成订单数量高居榜首 。

  今年中秋 , 白玮和往年一样没有休息 。 当晚的订单又多又慢 , 幸好系统没有分给他太大的单子 , “总算没有超时 。 ”他已久未担心过超时 , 在国贸附近三年 , 四周环境早已了然于心 。 “一个单子出来 , 看地址就知道楼在哪 , 所有楼都像一个立体地图一样 , 刻在脑子里了 。 ”

  每天中午 , 高耸的写字楼下挤满了排队坐电梯的白领 , 队伍从电梯口一直排到楼外 。 “不可能去插队 , 排队浪费时间 , 15层以下的楼 , 我都是爬楼梯的 。 ”但15层楼以上的订单 , 白玮只能苦笑 。 不同写字楼 , 对骑手有不同规矩 。 有的允许他们乘电梯 , 有的只让他们乘速度慢的货梯 , 有的则根本不让他们进入大楼 。 为节省时间 , 白玮和老骑手们牢牢记住这些差别 。

  中午高峰后 , 在一处停留过久接不到足够订单 。 白玮自己总结出规律 , “一点半到两点前 , 吃饭的人多 , 多往饭店走去抢单;一点半以后到四点半 , 喝饮料的比较多 。 去饮料店 , 绝对有单 。 ”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 , 周一到周五每天跑40到45单 。 周六周日可以轻松一些 , 35到40单 , 附近都是上班族 , 周六周日订单不多 。

  下午五点开始 , 白领们走出大楼 , 骑手们也陆续下班 。 白玮则会继续等到十点 。

  在他眼里 , 这是份不错的工作 , 相比枯燥的流水线 , 这份工作更自由 , 可以四处走动 , 配送高峰时多抢单 , 高峰过后 , 可以稍微休息 , 和同事闲聊几句 。

  白玮和骑手们喜欢这种简单的规则 , 他们计算出需要付出的努力 , 然后将之换算成订单数和里程数 , 分配到每一天的订单里 。

  白玮的老家在甘肃庆阳某县城 , 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 。 2006年 , 初中毕业的白玮和王小杰开始外出打工 。 来北京前 , 两个人去过东莞、广州、上海、新疆 , 进过工厂、当过门卫、做过装修 。 “别人吃不了的苦 , 我都能吃 。 ”白玮说 。

  2017年4月 , 白玮跟着妻子来北京找姐姐 , 看到路边招外卖骑手 , 便去了 。 “做骑手每月收入大体稳定 , 工资每月按时发放 , 而且多劳多得 。 ” 去年4月 , 白玮把在老家做建筑的王小杰喊来北京 , 一起做骑手 。 来到北京后 , 两个人基本没有休息过 , “休息不起 。 ”

  来北京前 , 王小杰和白玮都是国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 现如今他们已成功脱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