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语有云,没有什么火锅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你吃得不够 。
从古至今,火锅都是解决心情的一大利器 。
不同的是,现代人心情不好就涮牛肉羊肉鱼肉虾滑,而古代人,心情不好就涮人肉 。
吓人不?
非常吓人 。妈耶,当时我就震惊了,我也是万万没想到,火锅最开始,煮的竟然是人肉……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酷刑,叫“镬烹” 。镬烹又分为两种,“水烹”和“油烹”,“水烹”就是最早的“火锅”,首先在鼎里加水,用柴火把鼎里的水煮沸,然后把人丢进去 。
历史上,西伯侯的儿子——著名的伯邑考,就是这样被纣王煮了的 。
这是古代相当残忍的一种酷刑,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但神奇的是,这种酷刑沿用了几千年,直到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觉得太残忍了,才被彻底废除,禁止再用 。
这就是“火锅”最早的“原型” 。
然而,这还不是火锅最传奇的故事,关于火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办不到 。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割肉相啖” 。
在齐国有2个自命为“勇士”的人,一个住城东,一个住城西 。这两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跟别人比“勇气”,可惜梁静茹晚生了几千年,不然可以秒杀这两人 。
某日,两人遇上了,决定一起去喝酒 。
酒过三巡,两人喝高了,脑洞大开,想出一个比谁更有勇气的办法——割对方的肉涮着火锅吃 。这比什么呢?大概是比谁能坚持更久不死,谁就是勇士 。
结果,两人就这样一起吃对方的人肉火锅,吃到最后一起挂了 。
这个“割肉相啖”,就是一个用火锅吃人肉的故事 。
当然,这个故事是用来讽刺某些人空有勇气没有智商,但是在火锅源远流长的历史上,它也算是考据重要的一笔 。
这两人涮肉用的器具叫“染具”,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小火锅 。
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染具”,也就是小火锅不是稀罕的烹饪物件,人们已经具备了吃火锅的基础 。这可能得感谢这个时期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青铜器作为当时主要的金属材料,为火锅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
02
【割肉相啖的寓意分享 割肉相啖的文言文翻译】如果说春秋最大的贡献是贡献了锅,那两汉对火锅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火锅的新吃法 。
讲真,古代吃货完全不输于现代吃货 。
比如这位,江都王刘非,因为太爱吃火锅,他甚至在自己的坟墓里建了一个“锅底” 。
牛逼吧,古往今来第一例,把火锅带到坟墓的人 。
顺便介绍一下刘非,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西汉时期一位猛将,平定“七国之乱”有功 。
在刘非的墓葬中,有一个无比巨大的铜鼎,这铜鼎内部有4块隔板和一件圆筒,刚好将鼎分成5个独立的区域,也就是“五宫格” 。
铜鼎长这样 。
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分格铜鼎 。
“五宫格”,也就是这个鼎,是刘非活着时候的创意 。
他超级爱吃火锅,对汤底汤料要求非常高,作为一个高级吃货,他发明了一种新吃法 。他认为,不同的食物应该搭配不同的汤料,但是汤料太多,一锅煮不下,所以他用4块隔板和一个圆筒,把火锅变成了“五宫格” 。
这样汤料就不会互相串味,而且在不同的锅可以同时煮不同的食物,比如鸡肉、羊肉、牛肉、鱼片等等 。
这就是最早的“鸳鸯锅” 。
这是一个爱火锅,所以死也要把锅带进坟墓里的刘非 。大家记住他,毕竟为我们贡献了火锅的新吃法 。
除了刘非之外,还有另一个人也爱火锅爱得彻底 。
- 黄鹤楼的诗词赏析 黄鹤楼诗句大全集
- 古代尊重老师的故事分享 尊师重道的典故
- 害群之马的寓言故事分享 害群之马文言文翻译
- 优美的古诗词整首分享 优美的古诗词整首
- 厨余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 垃圾处理方式的研究成果与结论
- 刘翔在雅典获得的金牌是中国田径首金吗?它的意义和影响能否与许海峰的奥运首金相比?
- 怎么提取表格里的文字和字母 如何在excel里筛选出想要的文字
-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他们的生活习性吗?
- 电饭煲鸡腿的做法大全图解 电饭煲鸡的做法大全视频教程
- 意境唯美的10首经典宋词 美的让人心醉的宋词精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