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君子必慎其独也 君子必慎其独也什么意思】【注解】
1. “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 。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 。
2. 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 。
《中庸》的慎独也是如此 。《中庸》首章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作者提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下面“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均是对此的进一步说明,因此,这里的“道”具体指什么,便成为理解慎独的关键 。由于本段以下,文章接着讨论中庸,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等论述,往往使人们容易认为这里的“道”是指中庸之道,或至少与中庸有关,而慎独就是指在独居时谨慎其所为 。但是我们知道,今本《中庸》实际包括两个部分,从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为准,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为一个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则立”以下为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谈论中庸,后一部分主要谈论诚明,它们被编纂一起乃是后来的事情 。(参见拙文:《郭店竹简与〈中庸〉公案》,《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5期)所以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道”,不应是第二章以下,而应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谈论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诚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诚而言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就是要时时保持内心的诚,它与《大学》的“诚其意”实际是一个意思 。如果说上面的分析多少还带有推论的话,我们不妨再来看更为直接的文献材料 。刘向《说苑·敬慎》云: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 。《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 。”谚曰:“诚无垢,思无辱 。”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 。《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此之谓也 。这里明确提到《中庸》,说明它谈论的正是《中庸》的慎独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虽然略去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句,但它先是提出“圣人重诚,敬慎所忽”,又在下面接着引时谚曰:“诚无垢,思无辱 。”又说“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说明《中庸》的慎独主要是对诚而言,乃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同时也说明我们对《中庸》文本的分析,确实是能够成立的 。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人们过分关注外在的形式,内心的真情反而无法自然表达,所以真正懂得丧礼的人能够超越丧服(衰绖)的外在形式,而关注内心的真情,“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 。”在这即是“独”:“独也者,舍体也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 。君子慎其独也 。传文的解释是:“差池者,言不在衰绖 。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 。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 。独也者,舍体也 。”
所谓“舍体”,即是舍弃身体感官对外物的知觉、感受,而返回于内在的心理状态 。所以慎独的“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心理上的“未发”或未与外物接触,指内心的意志、意念 。“独”的这种含义也见于先秦典籍之中 。如:
- 下雨的唯美句子说说心情 关于雨的唯美句子情感
- 为什么大多数鱼要在春天繁殖?
- 桂花会结果吗长什么样 桂花为什么会结果呢
- 2002年,为什么开始安全生产月活动?
- 为什么一打开魔兽世界就黑屏 魔兽世界黑屏了
- 公关演说稿的正文分为部分 华师园北路施工
- 六级总分为什么710 四六级满分750还是710呢
- 你手机里有母亲的照片吗?正值母亲节,给母亲说句暖心的话,你想说什么?
- 你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是什么,小说当中你认为最经典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是什么?
- 出纳怎么找会计工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