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作为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著作一直为许多人称道 。要说韩非最大的粉,绝对非秦始皇莫属,《史记》中记载当时的秦王嬴政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后,发出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若能和这人见上一面,纵然死,也不可惜啊 。)
那韩非的《五蠹》到底写了什么呢?让千古帝王嬴政都如此叹服,甚至不惜灭一国只为得一人!
五蠹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五种蛀虫,韩非当时说的就是危害国家的五种蛀虫,要对这些人实行专政或者驱逐 。曾有教授说,读韩非的文章,神经脆弱一点儿是读不下去的,很发神醒脑 。
《五蠹》就是一篇论证严密、层层递进的论说文,论说极为严密、成熟 。那我们就从头开始慢慢学习韩非是如此说理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
开篇韩非先讲述了上古时代的有巢氏、燧人氏称王天下的原因,中古禹成王以及后来的夏商的建立,前后相比、层层递进,引出他的观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因此,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 。
韩非认为,要用古代贤王的政治手段治理当下的人民,就像守株待兔一样,很难达到目的,(韩非还发明了很多具有寓意的成语),这就是韩非提出的那个时代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在讲完自己的第一个观点后,韩非又论述了上古时期和如今人口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上古时期人少资源多,所以大家不争不抢,民众安定无事 。而现在,人口越来越多,但人均资源却越来越少,所以人们会互相争抢资源 。即使加倍地奖赏和不断地惩罚 。结果仍然免不了要发生混乱 。
然后韩非通过比较上古时期和如今社会,更进一步得出了深刻的结论: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
韩非说由于实际利益的不同,现代人和古人的表现也不同,上古时期天子的利益势力还不如现在一个县令,所以现代人会拼命争县令这个位置,更不要说君王之位 。这并不是现在的人德行薄,而是利益使然 。
所以圣人要衡量财物多少、权势大小的实况制定政策,政事也要根据时代变化,措施要针对社会事务 。
下一段又继续加强说理,周文王施行仁义得了天下,而徐偃王施行仁义却亡了国,韩非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
对此韩非又举例:齐国准备进攻鲁国,鲁国派子贡去说服齐人 。齐人说:“你的话说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这套空话 。”于是出兵攻打鲁国,把齐国的国界推进到距鲁国都城只有十里远的地方 。
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由此说来,仁义道德、机智善辩之类,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的正道 。
这句话放到现在的意思就是: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下一段韩非便提出了法治的思想,古今社会风俗不同,新旧政治措施也不一样 。如果想用宽大和缓的政策去治理剧变时代的民众,就好比没有缰绳和鞭子却要去驾驭烈马一样,这就会产生不明智的祸害 。
从人类本性上说,没有什么感情能超过父母疼爱子女的,然而大家都一样疼爱子女,家庭却未必就和睦 。君主即使深爱臣民,何以见得天下就不会发生动乱呢?
- 抖音直播间怎么语音?抖音直播的技巧有哪些?
- 你做过哪些漂亮精致的手工?
- 关于自己时间的讨论,一天当中,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时间有多久呢?
- 你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医德问题?
- 苏州口碑最好的10所小学 姑苏区苏州小学排名一览表
- 博美犬不能吃什么?
- 你觉得你的未来会幸福吗?
- 世界末日终会来,那些预言是真的么?
- 古诗名言名句激励人心 表示激励的诗句
- 席慕容的经典语录分享 席慕容经典语录精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