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空间管理中的风水要素
家,是人们心中的温暖归宿,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在古代的建筑选址、营造过程中,“风水”理论指导着人们构建一个合适的、优质的、祥和的“吉宅” 。这过程中,要对建筑的坐落方位、自然环境、土壤水源、空气阳光等进行基本的勘察和综合的判定,然后才进行具体的建筑营造,以期得天地之灵气、助人群生气旺气,达到天人合一的澄明之境 。
“风水”形势宗的形法流派,其基本的“寻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充满了操作性和境遇性的实践特征 。总体上看,每一个形法的操作环节都是与具体的地形地势相挂钩 。
比如对水的观察,远闻气味、近尝味道,察看颜色、水量大小、水的流向等,并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判断水质,使用风水罗盘判断是否有地下暗河等,由此决定是否适合人居和农耕生产 。这五个环节中,如果其他环节是上等,但是“观水”环节出了问题,感到不理想,也只能放弃择址 。因为在古代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治理一地的水质是相当不容易的,古代治水名人如大禹、孙叔敖、西门豹、李冰父子、郭守敬、范仲淹等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 。
现在不少地方,由于地表水的缺乏或受污染而使用地下深层的水,矿物质含量过高,导致居民出现一些骨质、脏器等方面的疾病 。常见的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居民饮用之后牙齿容易发黄、结斑,也容易造成脏器的结石或其他疾病 。在古代风水营造的“尝水”法中,此类水味道较重,有咸味,感觉到“涩”“硬”;此外,古代的风水师也不会建议选择水味偏酸、苦的地方营造建筑,因为这也不利于人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农业灌溉 。只有那些尝起来“有点甜”的,才是上好的水质 。
水是来源于地下的,“风水”中讲“气(炁)界水则止,遇风则散” 。唯有符合饮用生产要求的水,才是符合“风水”要求的水 。否则,从表征意义上看,一些地方的水形、水声可能符合“风水”理论的需要,但是从实践过程来仔细甄别却是不符合的,如果连人畜饮水的安全和健康都无法保证,怎么可以称得上是“好风水”呢?
所谓山清水秀,体现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动态的自然美,而非浓妆艳抹的表征美 。青山绿水,好的生态才能养人,人健康、长寿才能有生产发展、事业兴旺,这就是“金山银山” 。
土壤也是形势宗非常关注的风水特质 。如果土壤不利于耕种,或者土质疏松容易发生泥石流等危险不利建筑房屋,或者“风水罗盘”感应到此地磁场较强容易影响到人自身的磁场,古代的风水师一般也不会选择这样的地方 。
清代高见南著《相宅经纂》里提到“量土相气法”:“于基址中掘地,周围阔一尺二寸,深亦如之,后将原图筛细,复还原坑内,以平满为度,不可按实 。过一夜,次早起看,若气旺,则土拱起;气衰,则凹而凶”(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5) 。还有“称土法”:“入土实一斗,称之,六七斤为凶,八九斤吉,十斤以上大吉 。”这其实是根据土壤的构成、密度、压力等而确定该地是否适合建设房屋 。相土的这种操作方法在古代十分流行,体现了对建筑拟选土地特质的分析研究,是一种严谨的操作手段,对保障人们的生活、生产都有建设性的意义 。
再如取向 。由于我国处于北半球,决定了风水实践在建筑的取向上要选择“坐北朝南”,门窗以开南侧为宜,让阳光能充分照耀进来,温暖湿润的空气也可以自南向北流通进来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多,所以,坐南朝北的建设布局就能将这个与地理特征充分地利用起来,居住者在夏季可以享受凉风习习,冬季避开寒风呼啸 。笔者曾看到一所国内的中学,由于设计单位是澳大利亚的一个事务所,其设计师没有亲自踏勘现场,而用南半球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了校舍,导致所有教室的窗都是朝北的,朝南的只有少量的通风窗 。学生们在里面学习,冬天不敢开窗,夏天没窗可开,后来予以了整改 。这也是地域差别导致的建筑布局理念的不同 。所以应该结合一城一地的具体情况开展实操研究,营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
- 房屋内风水禁忌大全 怎么看一个房子的风水
- 房屋朝向风水方位图解 银行上面的房子的风水
- 房屋朝向风水方位图解 房子右前方有高楼好不好
- 房子左边有路风水 小区房子后面有路有河风水
- 房屋朝向风水方位图解 房子做样板间有什么好处
- 链家房屋中介怎么样 应届毕业生去链家好不好
- 房子前面有湖风水好不好 房屋后面有湖风水好不好
- 风水助运 房屋风水好能带来什么好运
- 坐北朝南癸山丁向房间吉利图 坐葵向丁房屋布局
- 房屋顶四面流水风水好吗 屋四墙四壁流水入风水上讲好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