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器械各阶段的可靠性要求


关于医疗器械各阶段的可靠性要求


医疗器械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品 , 随着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 , 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保健和康复中 , 无论是高端还是中低端产品 , 其可靠性都是最核心的关注点 。 从体温计、一次性输液器到监护仪、呼吸机 , 从心脏起搏器、人工血管到血管内支架、人工关节 , 医院大部分的医疗工作都需要医疗器械的辅助 。 不单如此 , 众多医疗器械还会临时或长期植入人体 ,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 , 医疗器械的可靠性是不可能回避的 。

医疗器械可靠性不高 , 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 , 使生产企业信誉下降 , 更会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 长期以来 , 我国一些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不稳定 , 失效率高 , 可靠性低 , 据估计我国每年发生器械不良事件至少在4万件 。 鉴于此 , 早在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总则中明确提出 , 对植入人体 , 用于支持、维持生命 , 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控制其安全性、有效性;《条例》第四章第三十二条规定 , 对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产品注册证书 。
可靠性工程的内容
医疗器械可靠性工程是为了达到医疗器械及其零部件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可靠性设计、试验、生产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 贯穿一个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储存、使用、维修的各个环节 , 是一项系统工程 。 其中设计环节最重要 。 一方面 , 在设计环节解决可靠性问题 , 成本最低 , 损失最小;另一方面 , 近年来出现的伤害事件更多地揭示 , 如果设计不合理 , 单靠通过培训、警示、出现问题后的纠正来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指标 , 几乎是不可能的 。
因此 , 从事医疗器械设计和研发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并掌握可靠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使所研制的产品具备明确、有效的可靠性指标 , 所开展的设计可以进行预计 , 所开展的试验可以通过嘉峪检测网进行检测 , 所开展的生产可以保证过程和结果 , 医疗器械在使用中的性能能够稳定并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可以控制 。 这需要在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 , 将医疗器械的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过程控制在一个基于可靠性的管理体系下 , 通过对管理技术的合理使用 , 最终实现可靠性目标 , 保障公众用械的安全和有效 。
可靠性设计阶段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根据医疗活动的需求 , 明确提出对医疗器械可靠性的要求 。 同时企业在研究医疗器械可靠性要求时 , 要充分考虑到现有医疗器械的可靠性状态、现有技术水平、费用、功能、使用环境等各种因素 。 医疗器械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可靠性指标的方法、途径与组织措施 。 生产企业需要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可靠性验证试验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及可靠性数据管理计划等 , 并要有检查计划实施情况的手段 。
开发阶段
在基础研究和探索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 提出有效措施 , 设计和建造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严格的试验与鉴定 。 评估医疗器械生产和使用的费用 , 为生产和使用提供所需的资料 , 并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的各项规定 。
批生产阶段
【关于医疗器械各阶段的可靠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可靠性控制 , 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达到设计要求 , 要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检验制度和检验方法 , 对存在一定风险 , 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二类、三类医疗器械要建立起规范、有效的跟踪制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