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价格怎么算 价格溢价本质( 二 )


文章插图



这个公式东吴证券分析师称之为“品牌计分板理论”:品牌溢价=品牌认知=品牌所有的动作反馈在时间上的积分 。


即品牌的每个动作,LOGO,设计特色,品牌销售渠道,品牌营销广告,品牌粉丝互动等等与品牌相关的一切动作,都称为“品牌动作”,而品牌每个动作,都有来自于市场和消费者的一个反馈,每次反馈,都会在计分板上得分或者减分,比如投入一次央视广告,推出一个新的设计新品,在淘宝上投入大量直通车,请美国篮球明星代言,都会在这个品牌的计分板上加分或者减分,最后累积的得分,代表这个品牌的综合“品牌认知”,也就是这个品牌的溢价来源 。


这里面有三层涵义:


1)品牌不是由单个因素就能形成认知的,是一个综合认知影响:字面意思,品牌认知是千万个品牌动作综合反馈而成的,而不是某一个因素就绝定的 。计分板上的得分,是一个总得分 。


2)品牌认知是有时间维度的,需要时间积淀:品牌认知计分板是“品牌所有的动作反馈在时间上的积分”,但在某些时间内,有的品牌得分高,有的得分低;有的可能一个月都不得分,有的可能每天都在得分 。


总之,研究品牌须了解其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环境,而不是单纯研究动作 。


3)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才能得分,是有时间窗口期的,切忌刻舟求剑:比如二十年前投入央视广告,十年前投入淘宝直通车,都是品牌高得分项,但放在今天,就不一定有当年的高得分,在“品牌计分板”上的得分,是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是有时间窗口期的,很多时候,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的 。


品牌的形成过程当中,是有不确定性的,且要适应现在所处的环境,单纯的刻舟求剑模仿当年的品牌动作,可能已经不符合当年的环境 。


而品牌认知,是难以直接量化衡量的 。或许可以大致感知到某些事情得了分,某些事情扣了分,但却很难量化计分板上到底有多少分 。


通常会通过“规模”和“粘性”这两个主要维度来尝试量化品牌的价值,“规模”类型的指标包括销量、销售额、市占率等;而“粘性”相关的指标包括品牌入口的占比、溢价幅度、潜在加价空间等 。但这两个维度,也无法完全涵盖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方方面面 。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东吴证券,零售资本论整理推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