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 , 明里共商军事 , 暗里设陷阱害人 。 他明知故问 , 意欲加害诸葛亮 , 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 。 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 , 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
3、周瑜说∶“对 , 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 现在军中缺箭 , 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 这是公事 , 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 ”
4、第一天 ,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 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 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 , 语气强烈 , 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 。 情况如此紧急 , 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 , 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 智慧过人 。
5、这时候大雾漫天 , 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雾大 , 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 , 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 , 预测准确无误 。 只有这样的天气 , 才会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 , 不敢轻易出兵 , 只让弓弩手射箭 , 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
6、五更时分 , 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 , 船尾朝东 , 一字摆开 , 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 , 一边呐喊 。
“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 , 又不留空当 , 使受箭面积增大 。 军士“擂鼓呐喊” , 既是为了虚张声势 , 制造进攻的假象 , 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 , 引曹军出来射箭 , 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 。 这些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
7、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 , 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 ,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 雾散了就回去 。 ”
语言描写 , 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 。 鲁肃吃惊 , 害怕曹军出来进攻 , 而诸葛亮镇定自若 , 成竹在胸 。
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 。 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 。 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 , 不会“轻易出动” 。 诸葛亮的笑 ,
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 , 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 , 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 。 从诸葛亮的笑中 , 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宽容大度 。 这一笑 , 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 , 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 , 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 , 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
8、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 , 船头朝东 , 船尾朝西 , 仍旧擂鼓呐喊 , 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
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 , 是为了能两面受箭 , 也为了保持船体平衡 , 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 , 省去掉头的时间 。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充分显示出来 。
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 , 不是贸然行动 , 也不是一意孤行 。 而是因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 , 再者是利用大雾天气 , 让曹操不敢轻易出兵 。 此行 “借箭” , 不是他信口开河 , 而是他周密考虑、巧妙安排之后的行动 , 所以才不费吹灰之力 , 借走十万支箭 。 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 , 也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才能 。
问题归纳:
1、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 故设下造箭的圈套 , 以公事为由 , 意欲加害诸葛亮 。
2、诸葛亮为什么答应造箭?
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 , 不计个人得失 。
3、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 , 还立下军令状 , 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 二百五的真实来历 有关二百五的故事
- 山东的特产小吃 山东特产排行榜前十名送礼
- 清明节的诗句最有名的诗 关于清明节的著名诗句
- 一份感动男友哭的情书 写给男朋友的情书
- 表达爱意的古文句子精选 文言文浪漫的爱情句子
- 形容家庭温馨的词语 家的形容词有哪些
- 关于婉惜的诗句 古人表达遗憾的诗句
- 宋朝最伟大的10位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
- 江雪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江雪古诗词的意思
- 描写山水的诗词大全 形容山水的诗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