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里的梢棒怎么读 梢棒的拼音怎么读( 五 )




3、读课文前 , 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 , 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读课文前 , 我对文中的人物是通过电视剧和爷爷讲的三国故事了解到的 。 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 , 能言善辩 , 张飞勇敢粗鲁等 。 学完课文 , 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面对周瑜的陷害 , 他没有斤斤计较 , 而是顾全大局 , 用自己的智慧“借”到了十万支箭 。
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


4、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 , 找出课文对应段落 , 说一说原著与课文相比 , 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阅读链接”对应文中的第8、9自然段 。
我发现 ,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 , 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 , 富有表现力 。


课外拓展:与诸葛亮有关的古诗:
《有感》
平生心事付悠悠 , 风雨燕南老楚囚 。
故旧相思空万里 , 妻孥不见满三秋 。
绝怜诸葛隆中意 , 羸得子长天下游 。
一死皎然无复恨 , 忠魂多少暗荒丘 。
有关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 , 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 , 弃之可惜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吃豆芽——小莱一盘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6景阳冈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 , 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 , 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 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 先讲武松进店饮酒 , 不听劝告 , 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 , 见了官府榜文 , 才知真的有虎 , 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 , 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 。 在这四部分中 , 第三部分是重点 , 前两部分 , 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 , 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 , 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 为写他勇打猛虎做了很好的铺垫 。


文章第九自然段写人虎相遇时 , 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 , 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 。 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躲” 。 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 。 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 。


文中写武松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梢棒 。 作者写到梢棒的地方就有十多处 , 而每一处所用的动词均不一样 。 这些动词 , 用得无一不是恰到好处 。 请看:“靠、提、拖、插、拿、抡、劈、丢” , 这些动词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


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 , 便立即转守为攻 。 在文中 , 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 , 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 , 神采飞扬 , 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