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知道在当时 , 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 , 既已立下军令状 , 完不成是要杀头的 。 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 , 所以很高兴 。
4、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 , 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周瑜看似在征求询问诸葛亮的意见 , 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 。 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杀机 , 用心险恶 。
5、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 , 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 是伪装 , 船两边放草把子 , 是为了受箭 。 真是考虑周全 , 安排巧妙 。
6、鲁肃是周瑜的部下 , 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 , 顾全大局 。
7、借箭过程中 , 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 。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 , 两面受箭(晓地理) 。
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 。 (识人心)
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 , 阴险狡诈 。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
⑥布置周密、准确 。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 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 ,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 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
第二部分(3~ 9):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
第三部分(10):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 , 周瑜自叹不如 。
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
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
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
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 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 企图陷害他 , 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 , 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 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 。 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 , 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
答: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 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 , 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 自叹不如 。
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 以公事为由 , 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 意欲加害他 。 诸葛亮同周瑜斗志 , 立下军令状 , 做好准备工作 , 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 , 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 , 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 周瑜了解经过后 , 自叹不如 。
2、 读下面的句子 ,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 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 , 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 三天造不好 , 甘受重罚 。 ”周瑜很高兴 , 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 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 , 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 , 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 , 并主动立下军令状 , 是因为他已经识破周瑜的奸计 , 对如何获得十万支箭有了成熟的想法 , 可以说胸有成竹 。 诸葛亮这样做 , 可以打击周瑜的锐气 , 让他心服口服 。 通过读前文可以知道 , 周瑜妒忌诸葛亮 , 所以周密策划 , 安排了这番对话 , 假借公事 , 步步为营 , 想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 。 这“高兴” , 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 。 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 , 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 。
- 二百五的真实来历 有关二百五的故事
- 山东的特产小吃 山东特产排行榜前十名送礼
- 清明节的诗句最有名的诗 关于清明节的著名诗句
- 一份感动男友哭的情书 写给男朋友的情书
- 表达爱意的古文句子精选 文言文浪漫的爱情句子
- 形容家庭温馨的词语 家的形容词有哪些
- 关于婉惜的诗句 古人表达遗憾的诗句
- 宋朝最伟大的10位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
- 江雪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江雪古诗词的意思
- 描写山水的诗词大全 形容山水的诗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