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空虚,留守儿童缺少娱乐和关爱,怎么帮助他们?( 二 )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相互携手,一起来高度重视并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吧,让灿烂的阳光,能照耀祖国的每一片天空;让关爱的力量,能够温暖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心灵;让每一个耄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每一个襁褓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老空虚,留守儿童缺少娱乐和关爱,怎么帮助他们?

文章插图
农村留守老空虚,留守儿童缺少娱乐和关爱,怎么帮助他们?

文章插图
农村留守老空虚,留守儿童缺少娱乐和关爱,怎么帮助他们?

文章插图
留守老人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1、劳动强度大,子女关心少,缺乏亲情温暖 。村里的留守老人中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都要自己干,还要饲养家畜家禽 。到了农忙季节,身心更加疲惫,加之子女外出时间长,对老人有的逢年过节问候一声,有的只有在困难情况下才想起老人,老人身心备受冷落 。
2、经济状况差 。目前农村老人除部分享受低保、领取养老保险金、高龄补贴外,绝大部分经济收入微薄,没有根本的保障 。加之留守老人体弱患病者较为普遍,很多老人“生不起病、拿不起药、有病不医”,“小病扛、大病捱”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 。
3、缺乏精神慰藉,生活寂寞 。留守老人大多除身体上劳累、经济拮据外,心里一直牵挂在外的儿女,但因与子女见面少,内心深感孤独 。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的普遍养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留守老人便备尝孤独寂寞之苦 。
4、“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无保障 。“留守老人”陷入生活上无人照管、生病时无人寻医侍药、有困难无人可帮的窘境,安全隐患多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中山涧镇长渠村的张俊芳老人,76岁,老伴去世后,儿子在外打工,独自一人生活 。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平时无人照料,随时都有犯病的危险,看了实在令人心寒 。宁条梁镇庙畔村的留守老人姚子华,68岁,老伴、儿子相继去世后,儿媳、孙子外出打工,老人独自生活,自身还患有子宫癌,不定哪天“驾鹤西游” 。这些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缺乏基本的保障 。
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我们建议:
第一,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要做好《困难老年人都参加进来,保证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无忧 。其次是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对农村轻壮年劳动力每年个人出一部分钱,然后各级政府补助一部分,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
第二,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 。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多渠道集资兴办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加上政府补贴,搬进老年公寓,进行社会化养老 。建立村级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减少孤独感 。
留守儿童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1、缺乏亲情关爱影响身心健康 。据调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只能偶尔与孩子电话联系,子女缺乏父母关爱,内心空虚 。有的孩子性情孤僻,逆反心理强 。再者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营养跟不上,又是长身体时期,便导致了他们的身心成长明显不如在父母监护下的儿童健康 。
2、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监护人的能力低 。作为主要监护人的祖辈大都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与孩子存在代沟 。监护人有的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根本没有精力教育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孩子几近放任自流,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导 。二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偏差 。很多务工族因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法纪行为关注甚少,致使孩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