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相声的女孩为何多起来
----爱听相声的女孩为何多起来//---- //
北展剧场门口的“德云女孩”
9月9日傍晚 , 天色尚未完全暗下 , 从车公庄西或者动物园地铁站下车 , 你就能汇入一股神奇的人流 。 年轻女孩居多 , 提着没来得及吃的快餐 , 手里拿着手幅和灯牌 , 头上戴着闪光的发箍 , 三五成群地向北京展览馆剧场走去 。
德云社一年一度的“纲丝节”即将开场 , 但没有人着急检票入场 , 人潮堆积在门口 , 在安保人员和铁栅栏的努力下 , 勉强留出一条可供汽车通过的道 。 每开过一辆车 , 女孩们就会喊着演员的名字 , 一边尖叫一边跟着车的方向跑 。
暴雨突降 , 有人没带伞 , 几棵叶子勉强算繁盛的树成了最后且唯一的屏障 。 在一棵树下 , 廊坊一家医院的护士、90后女孩张志瑾 , 和刚下夜班的同事抱在一起发抖 。 为这场演出 , 她只花了59元往返高铁票 , 因为没有抢到演出票 , “一秒钟就‘灰’了!我太难了!”但她还是想来剧场门口看一眼 , “万一能遇到谁” 。 然而 , 雨瞬间大到视线模糊 , 偶像一个都没看到 。 演出时间临近 , 她们又逆着人流 , 去北京南站坐高铁回廊坊 , 毕竟明天还得上班……
相声界不缺明星 , 但在此前的相声史上 , 从没出现过把相声演出变成演唱会的场面 。 女孩们花最多的时间、抢最贵的门票 , 在剧场挥荧光棒扛灯牌、集体大合唱;抢不到票进不了场的 , 就守着电脑开会员追视频……
追相声追得最专业的 , 可能是优酷媒资运营专家郭林娜 。 她负责在优酷站内建立德云社内容页 , 并在今年“纲丝节”的当晚上线 。 德云社所有视频内容 , 均为优酷独家付费播出 。
根据优酷数据 , 德云社的观众 , 18~24岁占22.64% , 25~29岁占23% , 30~34岁占比19% , 加起来 , 18~34岁人群从2018年的51%上升到2019年的64% 。 2019年女性会员数较2018年上升240% , 男女比例从2018年的6∶4 , 变成如今的5∶5 。
爱听相声的女孩也不只有德云社一家的粉丝 。 创建于2012年的大逗相声 , 是一群喜爱相声的北京孩子组成的新兴相声团体 , 以原创为主 , 年轻人一直是观众的大多数 。
大逗相声演员李寅飞说:“在剧场演出 , 男女观众比例大概一半一半 , 前几排女孩会多一些 , 甚至前两排的观众会比较固定 , 每周都来 。 给我们送礼物的也是女孩居多 , 而且很花心思 , 给我们画的画、拿我们一年演出照片做的纪念册、找观众录的生日祝福视频……”
李寅飞说:“相声观众向年轻女性偏移 , 与演员的偶像化有关 , 颜值即正义 , 相声圈也折射了这一社会现象 。 而且相声演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 比如合唱《探清水河》 , 极大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感 。 观众在喜欢相声的同时 , 也欣赏演员的个人魅力和剧场的舞台气氛 。 ”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刘俊最早关注到这个现象 , 是通过一段抖音视频 , “北京展览馆剧场的一场相声演出 , 几千观众全场合唱 , 听声音以女生居多 。 在我们印象中 , 相声属于传统艺术 , 有些有些陈旧 , 但这个很燃 , 震撼到了我” 。
知名编剧史航以郭德纲“初代粉丝”自居 , 看着德云社发展至今 。 他觉得 , 是因为“德云女孩”的存在感凸显和网上流行的视频 , 才让人们发现原来听相声的年轻姑娘这么多 , 但事实上 , 听相声的女孩一直很多 , “只不过那时候大家安静地听 , 不会接话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