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地产猎头也凉了( 二 )

3

在万科高喊“活下去”的同时 , 一些猎头公司也悄悄打出了“2019年活下去”的口号 。

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的地产公司 , 人力策略逐渐调整 。

越来越多公司开始主动裁员 , 优化人员布局 , 招聘额度也有所降低 , 在选人用人方面变得更加谨慎 , 这对于猎头行业而言 , 更是沉重的打击 。

这种萧索的情况 , 同样出现在恒大、万科和碧桂园这三家龙头房企 , 在已经公布的上半年财报中 , 都显示裁员的信息 。 而这三家房企如此同步的裁员 , 也是2015年以来的首次 。

根据数据显示 ,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裁员了15000人 , 碧桂园的解释称是今年2月 , 公司对总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 将人员向区域下沉 。

恒大则裁员了3000人 , 万科裁员589人 。 作为代表性龙头房企 , 这三家房企今年一系列的动作措施 , 让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充满更多不确定 。

楼市下行期 , 除了规模效益之外 , 一切都是浮云 。

裁员盛行之下 , 一些开发商也开始收缩战线 , 降低招聘比例 。

某常年负责地产条线的猎头朋友说道 , 最近明显感觉到 , 招聘量很少 , 猎头职位少 , 有些企业为了控制成本 , 甚至不用猎头 , 自己招聘 。

以最近进行的校园招聘为例 , 虽然很多开发商依然像往年一样参加宣讲 , 但相比去年来看 , 招聘规模明显降低 。

招聘人数少了 , 招聘的门槛却在不断提高 , 地产行业不再是个遍地黄金的行业 。

一家闽系房企的投融资总感叹道:

“以前经常会接到猎头电话 , 有时候一天好几个 , 最近明显感觉变少了” 。

由于在招额度有限 , 猎头公司客户服务范围不断缩小 , 多家猎头公司的几百位顾问同时服务几十个岗位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 竞争可想而知 。

行情不好的时候 , 猎头们也成为了裁员群体之一 。

今年地产猎头公司裁员现象很普遍 , 裁员比例达到25% 。 这些从大猎头公司里被裁的人 , 去小猎头公司也不好存活 , 小猎头客户资源更少 , 所以 , 不少猎头现在都开始转行做其他行业 。

随着地产行情越来越不明朗 , 地产猎头的日子也更加难过 。

4

市场发生深刻变化 , 对于猎头的素质、要求和能力也提出更高挑战 。 一些背靠龙头企业的猎头公司也不得不走出“舒适圈” , 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

比如之前古正专门做万达 , 铜雀之前专门做华夏幸福 , 现在这些公司都不在绑定大KA客户 , 也什么都做 , 不然容易死 。

房企勒紧裤腰带的日子里 , 猎头公司们的现金流情况开始告急 。

在猎头行业中 , 国内肯提前付预付费的地产公司不多 。 通常的流程是 , 猎头公司先与房企先签一份合同 , 再进入招聘程序 , 等候选人正式通过试用期后 , 才会按照约定比例付款 。

这是一个完美的生态链 。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 大多数猎头公司都不再这么幸运 。

之前听说还有付预付款的 , 到现在基本没有 。

现在不再是先签合同再做单 , 而是有人选进入谈薪了才开始签 , 运气不好的遇到流氓公司 , 基本就算白做 。

公司间开始恶性竞争 , 原本按人选的年薪25%收费 , 现在能收20%就不错了 , 比着谁低 。

现在能付款的都是好公司 , 别指望规定时间内能付了 。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 开发商对选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 猎头们想要成功招到人 , 除了追求速度之外 , 还要兼顾质量 。

行业的快速变化 , 缩减的招聘岗位 , 让很多猎头们也开始无所适从 。 往年一年有数百万业绩的猎头 , 今年大幅滑落至十几万 , 成交惨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