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赏析 清明古诗杜牧的思想感情

清明节到来的时候 , 人们都变得忙碌起来 。这个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节日 , 又叫做踏青节和祭祖节 。它有很多习俗 , 但踏青和祭祖这两个活动是最主要的 。
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两个方面来理解清明节 。一个是自然的节气 , 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和气候的运行有关 , 相对应的是自然界温度的变化和一些农事活动 。
另一个方面是人文活动 , 就是人为安排的项目 , 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和发展 ,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健身娱乐等习俗 。
诗词歌赋在古代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 , 它更贴近社会生活实际 , 更贴近人们的思想意识 , 因此有很大一部分诗歌作品记录了古人清明节的风俗风貌 。
古人清明节到底有哪些具体风俗 , 节日前后他们都在做什么想什么 , 不用我们去翻阅查考复杂繁琐的文献资料 , 读一读诗词我们就有足够的理解 。这些诗词大体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
一、写踏青春游
春天阳气生发 , 温度快速回升 , 阳光明媚 , 百草丰茂 , 鸟语花香 。特别是清明处于仲春时节 , 更适宜于户外活动 。到大自然里呼吸新鲜空气 , 登山越野 , 观花赏草 , 更是一种时尚 。
同时还有拔河、荡秋千、踢球打毽子、放风筝等健身娱乐活动 。杜甫的名篇《丽人行》就是记载当时春游曲江的盛况 , 程颢的《郊行即事》也是写的踏青乐而忘归的情形 。
梨花风起正清明 , 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况是清明好天气 , 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二、写扫墓祭祀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主要内容 。在慎终追远怀念先人方面 , 中元节即七月半大多是在家里化袱烧纸钱 , 只有清明节才登山亲临坟茔祭拜 。
扫墓就是要到实地去打扫墓地 , 焚香烧纸 , 进献祭品 , 并和逝去的祖宗亲人对话 , 默默祈祷 , 告之以家中的具体情况 , 寄托自己的崇敬和哀思 。高翥的《清明日对酒》等就是记载扫墓的情形 。
南北山头多墓田 , 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 , 几家坟上子孙来 。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杜牧清明赏析 清明古诗杜牧的思想感情】三、写田园农事
清明时节正是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春耕春种时期 , 田野里树木花草发芽开花 , 像桃树樱桃等早熟的品种也挂上了小小的果实 。同时植树插柳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农事活动 。
清明前后 , 种瓜种豆 。古代以农耕为主 , 这个时候人们在犁田耙地 , 准备培育水稻蔬菜了 。南去越冬的燕子都飞了回来 , 它们又在水田上空飞翔 , 衔着新泥筑巢 。黄庭坚的诗《清明》等就是写的这方面的内容 。
清明佳节桃李笑 , 野田荒冢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清明寒食好 , 春园百卉开 。
(韦应物《寒食》)
雨湿清明香火残 , 碧溪桥外燕泥寒 。
(朱敦儒《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
四、写思乡怀亲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 清明节既然是祭祀已逝祖宗长辈的节日 , 就不免会引起对家中亲人的珍爱和关切 。特别是远在异乡的文人士大夫和做生意的商人 , 清明节不能赶回家乡祭祖 , 不能与家人团聚 , 这是很遗憾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