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店 淘宝商家( 二 )


去年年底,淘宝APP的另一个大变化是,将“微淘”升级为“订阅”,同时上线新的内容社区“逛逛” 。除了打造内容社区之外,也是让商家可以通过淘宝直播、逛逛和订阅的结合强化触达消费者的渠道,实现粉丝的深度运营 。
淘系电商的这些有针对性的动作,确实能够帮助商家在减负的同时更好地应对行业竞争 。过去一年,淘宝活跃商家增长创下了五年来的最高记录 。就像张勇所说的,今年淘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商家降成本、降门槛,打造更开放、公平、高效和为商家共享的平台环境 。
“生意场”,淘系电商的护城河
一直以来,电商平台都非常重视“流量”,在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纷纷切入“电商”之后,外界也往往非常看好它们作为高频使用软件的流量价值 。但是如果单从互联网的流量思维来看待淘系电商,可能会比较片面 。淘系平台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个流量场,而是一个“生意场” 。
通俗来说,可以把淘宝比作“夜市一条街”,它不仅仅是商家的销售平台,更形成了一个集中不同货品、商家和经营伙伴的完整生态系统 。淘宝从准入门槛、运营工具、搜索/推荐、消费者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保证用户需求和商品供给的高效匹配,同时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秩序 。这个“夜市”,不仅足够热闹,有“烟火气”,商家和消费者在这里的权益也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
商家意味着供给 。淘系平台之所以主动为商家“减负”,正是因为对于它们来说,供给是整个生意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为商家提供方便,就是在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淘宝的“生意场”属性,就是它重要的护城河 。
从现实因素考虑,去年四季度阿里巴巴在中国零售市场的移动端MAU虽然首次突破9亿大关,同比增长率却仅为9.4% 。也就是说,淘系电商用户增速已经放缓,不能只依靠粗放的流量增长,如何精细化运营才是未来业务增长的关键 。
这个时候,淘宝以前积累下来的生意场优势就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通过吸引商家在平台上进行更大力度的投入,进一步丰富淘系电商的商品池,把新品类和新供给作为平台的增长点 。
就像前面说过的,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淘系沉淀下来了比较成熟的支付、物流、平台治理、消费者评价体系,客观上保证了淘系是投入产出稳定并且可预期的经营平台 。在淘宝上面,开店零门槛、零费用,淘系整体作为包括支付、物流,再到找到供应链上下游等的整合平台,实际上对于商家来说有综合成本优势 。在这套体系内,淘宝对商家的权益保护也是最完整,最成体系的 。
过去几年,淘宝天猫每年大概有1万亿的生意增量,对商家而言市场潜力较大 。淘宝的“全供给”策略也对所有类目的商家都具有吸引力,换句话说,淘宝是“最不偏科”的平台 。同时,淘宝依托技术和流量优势,通过数据整合和分析,精准洞悉用户需求,为商家的商品供给提供数据支持 。
“造新运动”
淘系不仅在持续吸引新商家入驻,也能够帮助很多新商家从小到大,一步步成长成为品牌 。从淘宝到天猫的上升通道,不仅给商家带来更多的经营选项和想象空间,也在不断丰富着整个淘系的供给池 。
过去3年中,有10万新品牌入驻天猫 。而在去年7月,天猫宣布开启新品牌成长计划,阿里巴巴副总裁家洛表示,“未来两年,我们希望能孵化5000个年销售过亿的‘独角兽’,还将大力帮助外贸工厂往品牌化转型,实现2万个厂牌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 。

淘宝网店 淘宝商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