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功成身退的例子屈指可数,比较有名的大概是混江龙李俊、入云龙公孙胜、浪子燕青、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等,其中又以混江龙李俊最是过得风生水起 。现在待我把他们的结局一一道来 。

文章插图
第一名,混江龙李俊 。平定江南后,李俊看出朝廷对梁山好汉的险恶用心,便诈称中风,带上童威童猛归太湖隐居 。其不恋荣华富贵,不存侥幸心理,十分值得赞赏 。也许是福缘深厚,他后来反抗当地官府暴政,和弟兄们乘舟出太湖,至海外,南征北战,最终打败当地土著,建立了暹罗国 。人们常说“时来天地皆同力”,运气好的时候走路都能捡到金子 。李俊就是交了老来运的人!当年舍身忘死忠心报效大宋朝廷,却要被朝廷所猜忌,随时面临冤死的下场 。当他不存富贵之心,毅然退隐,偏能够干出事业,功耀千秋,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豪杰,好像真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个说的正适合李俊 。

文章插图
第二名,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的经历和张子房相似 。像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一样,他积极辅佐宋江征方腊、平江南,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后谨记老师的教诲,毅然决然告别带头大哥宋公明入山归隐,修习长生大道,追求仙人的境界 。他之所以能善始善终,是因为一直就看轻富贵功名,辅佐宋江建功立业不过是入世修行而已,那也是以后修习长生大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公孙胜和张良一样拥有相同的心态,直把富贵看作浮云,可谓大智大慧之人也 。

文章插图
第三名,浪子燕青 。征方腊胜利后,燕青得知朝廷的要迫害梁山好汉,立刻请求卢俊义和他一起挂冠归隐 。卢俊义贪恋荣华,心存侥幸,不听燕青的忠言,落得悲惨殒命的下场 。而燕青收拾了一些金银财宝,回家过起了世俗财主的生活,虽然没有赫赫声威,却也前呼后拥,得以善终,不可谓不明智也 。

文章插图
第四名,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的格言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他追求无拘无束和问心无愧,并且身体力行 。朝廷要给梁山弟兄论功行赏时,鲁智深无心做官,不听宋江的挽留,毅然远离朝廷,归隐深山老林,终于成了得道高僧 。鲁智深的优点在于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和率性任真的性格,那是他得以趋吉避凶的根本 。

文章插图
第五名,行者武松 。武松是《水浒传》里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其拳脚功夫堪称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翘楚,其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事迹至今还在民间广为传颂 。千年之后还有如此影响,除了行者武松,还有谁呢?林冲比不上,李逵比不了,就连宋江也无法和他相比,这三人虽然名声赫赫,但都不得善终,实在悲催得很 。武松在征方腊的时候,孤身一人抢回柴进的尸体,自己失去一条手臂,这使得他心灰意冷,不听众兄弟再三挽留,飘然离去,退出江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海行者 。要是武松贪恋富贵,恐怕也会像宋江一样被朝廷兔死狗烹,落得悲剧而终 。
这样的排名可能不够客观,是在下眼界的局限所致,敬请热爱梁山好汉的朋友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
《水浒传》书中能做功成身退的好汉有几位,待在下逐一道来 。
第一位当数鲁智深,在擒住方腊后,书中写道:“宋江道:‘今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鲁智深答道:'洒家心以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 。'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 。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宋江听了,默上心来,各不欢喜 。”最终鲁智深坐化六合塔,可以说是《水浒传》中结局最好的,没有之一 。试想有谁能做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 作文《我读书,我快乐》审题思路怎么写?
- 初中作文《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
- 你不来台风就来了是什么意思-《安家》?
- 《渔歌子》、《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有何异同?
- 与酒有关的古诗分享 关于酒的古诗有哪些
- 鼓励人的古诗词名句 励志的诗词名句
- 三国演义回目名称 《三国演义》回目概括
- 汪国真最经典的励志诗 汪国真的《如果》原文赏析
- 人性的弱点名人名言分享 人性的弱点经典名句
- 你听过最悲伤的歌曲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