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字版 益智故事300篇在线阅读(14)


【译文】
秦桧到了后来权势更加厉害 , 平时都有几个军士 , 穿着黑衣、手持棍棒站在秦府门口 , 走过路过的人稍微朝门里看几眼 , 就会受到训斥 。曾经生病告假一二天不上朝 , 另一个执政大臣独自在朝堂上应答皇上 , 这位大臣不敢说他什么 , 只是一直在皇上面前极力赞颂他 。第二天秦桧来早朝 , 突然问这位大臣:“听说你昨天在皇上面前说了很久?”执政大臣害怕地说:“我只是赞颂您的功德举世无双 , 讲完了就退下来了 , 实在没讲别的 。”秦桧嬉笑着说:“太感谢了!”原来已经唆使官员上奏 , 这位执政大臣刚回到家里 , 内阁弹劾他的副本已经送到他的家里 。秦桧的狠毒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
89、治国必先富民
凡治国之道 , 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 , 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 , 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 , 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 , 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 , 凌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 , 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 , 必先富民 , 然后治之 。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 , 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 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 , 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 , 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 , 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 , 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 , 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 。所以 , 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 , 乱国必然是穷的 。因此 , 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 , 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 , 然后再加以治理 。
90、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 , 宫中美女珍玩 , 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 , 征求无已 , 兼东西征讨 , 穷兵黩武 , 百姓不堪 , 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 , 惟欲清净 , 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 , 年谷丰稔 , 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 , 本根不摇 , 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 ,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译文】
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 , 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 , 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 。隋炀帝仍旧不满足 , 并且东西讨伐 , 用尽兵力发动战争 , 老百姓苦不堪言 , 所以导致了灭亡 。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 。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 , 只是希望清清静静 , 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 。于是就能不兴徭役 , 谷物丰收 , 百姓安居乐业 。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 , 根基不动摇 , 才会枝繁叶茂 。帝王能做到清静 , 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91、陆贽论审察群情
(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 。贽以乡日致乱 , 由上下之情不通 , 劝上接下从谏 , 乃上疏 , 其略曰:“臣谓当今急务 , 在于审察群情 , 若群情之所甚欲者 , 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 , 陛下先去之 。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 , 自古及今 , 未之有也 。未理乱之本 , 系于人心 , 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 , 在危疑向背之际 , 人之所归则植 , 人之所在则倾 , 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 , 同其欲恶 , 使亿兆归趣 , 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