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有何工作特点?

中小学教师职业工作特点具体如下:
1、教育性:教师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育人指向性 , 以学生为教育对象 , 以培养造就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 , 不同于司机的职业道德(为了行车安全而不是为了教育行人) , 或售货员的职业道德(为了更好地销售商品而不是为了教育顾客) , 等等 。
2. 示范性:教师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 , 是学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来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唱出了教师正确思想、模范言行、完善人格 , 对学生成长的示范导向作用 。这种示范与效仿的关系 , 不同于售货员的优质服务使得顾客满意 , 演员的高超技艺深受观众赞赏 , 等等 , 因为前者的行为 , 目的不在示范;后者的反应 , 也不在于学习、效法 。韩愈指出:“师者 ,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责 , 即传授为人之道 , 传授知识 , 说得具体些 , 就是教书育人 。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 , 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所以 , “师者 , 人之模范”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 , 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 , 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 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 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任何一名教师 , 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 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 他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 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 , “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 , 自己就该是这种人 。”
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具有示范性 , 还在于小学生善于模仿 , 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 , 小学生对事物缺乏深刻的理解 , 又无一定的分析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而不辨是非 , 感情充沛而易于激动;他们的心灵就如一张白纸 , “染于苍则苍 , 染于黄则黄” , 可塑性很强 。这个时期 , 教师会成为学生模仿的中心人物 。在天真的孩子眼里 , 教师具有某种权威性 , 甚至以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 教师的威信远胜于父母 。许多教师发现 , 自己的一举一动 , 学生都在模仿 , 又因为是向教师学来的 , 往往就理直气壮地做下去 。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 。
3. 创造性:教师职业直接服务于一个个性格、教养、心理、体魄各不相同的学生 , 要了解他们 , 开发他们的潜能 , 预测他们的发展 , 就必须因材施教 , 因人而异地付出创造性劳动 。这样的劳动 , 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做保证 , 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
4.社会性:教师的职业要求是培养“四有”新人 , 产品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 是新一代高素质的优秀公民 。教师劳动的意义 , 不仅在于按照明天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塑造人才 , 还在于明天的社会经济发展必将由今天所培养的一代公民去实现 。教师这个职业 , 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而且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命运密切相关 。
5. 无私性: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 , 是它的非计时性和非计件性 。教师不可能按8小时工作制上班 , 也不可能限质限量地计算产品成果 。教师付出的往往不仅是青春年华 , 甚至是毕生心血 。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 固然应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 但他往往更注重自觉地尽义务、作奉献 。人们常常将教师比喻成为蜡烛 , 照亮别人 , 耗尽自己;或者比喻成为船夫 , 把学生从无知的此岸摆渡到有知的彼岸;或者比喻成为落花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总之 , 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教师这个词的本质含义我想就是‘奉献’两个字 。如果丢了奉献 , 那就不能称其为教师 。”无私奉献 , 是教师职业道德特点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