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吃了发霉的药需要去医院吗( 三 )


医院工作的也不例外 。
答主作为过来人,可以很负责人的说,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没有人可以免于在工作中出现差错,而且往往绝非一次两次或者偶然几次 。
尤其是工作异常繁杂的护士,工作中经常性出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错几乎是工作的一部分,只要不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健康后果,这些差错都会以各种形式予以“适当处理” 。
新闻报道的这个事件,原本也不会例外,只要医院投诉中心态度端正,积极处置,由于患者没有不良反应,事情原本应该会被妥善处理 。
正是由于该院投诉中心工作人员的玩忽职守和不负责任,才导致事情演绎成舆论事件,导致了当事护士被除名的极端不公平的严厉处罚 。
该院这种只对舆情负责不对一线工作员工负责的处理是极端错误的事件暴露出的药物滥用同样值得关注当下,过度医疗、滥用药物问题愈演愈烈 。新闻中一起输错药物医疗差错,就暴露出至少三项药物滥用:
1. 如上所述,即使没有输错药瓶,被诊断“尿路感染”的沈先生也不应该被开具止血药“醋酸去氨加压素” 。因为,即使是有肉眼血尿的膀胱炎,按照规范,只需要口服抗生素包括血尿在内的症状就能非常迅速的控制;即使国内“喜欢”静脉输注抗生素,症状控制则更快,也没有使用止血药的指证 。
2. 根据院方通报,廖女士被诊断“(病毒性)急性咽喉炎”,之所以推断是“病毒性”是因为院方通报说“予退热及抗病毒zhi疗”,没有提及抗生素zhi疗,意味着并不是细菌性感染 。由于不是流感流行季节,应该可以除外流感的可能性 。
也就是说,廖女士就是一般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进行静脉输液zhi疗,这已经是这些年被批烂了的过度医疗,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以及除我国药监局外任何药监机构推荐静脉输液来zhi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
3. 静脉输液针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退热及抗病毒感染”zhi疗,具体用药上,退热大概率是静脉输注地塞米松;“抗病毒”大概是利巴韦林+一种中成药注射液 。
——这些用法同样是这些年被批烂了的药物滥用 。
或有说,你怎么这么笃定人家就用你说的这些药?
因为,世界上真的没有可以静脉输注来“退热及抗病毒”的其他药物可用 。
关于利巴韦林在国内的滥用,答主前天刚做了相关问题回答,有醒悟的可以参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