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农地入市将迎重要节点,因“地”制宜是关键( 二 )

从概念上讲 , 征地指的是国家出于某些公共目的 , 强制征用农民土地并给予农民相应补贴的强制征用制度 。 这里需要注意的两点是:首先 , 被征用的土地 , 未来土地用途必须为公共目的 , 即项目具有公共利益的特征;其次 , 被征收土地的农民获得相应的赔偿 。

我国目前关于土地征收的参照法律还非常有限 , 没有形成统一、完善且合理的整套体系 , 这也是我国土改一直以来面临的制度困境 。 时至今日 , 此次土地修正法案的焦点依旧是农民权益保障和征地用途规制 。

关于征地用途的规制 , 此次争议比较大的是关于征地范围的其中一项规定:“实施成片开发建设需要用地的”可征地 。 在笔者看来 , 这里涉及的其实还是“公共利益”概念模糊的问题 。 若从广义看 , 片区的开发不论是工业园、住宅还是开发区 , 都是具有外部效应的主体 , 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正的外部公共效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