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会哭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会哭的孩子可不一定有糖吃,但会哭的孩子更容易引起关注是真的 。
解析一下:
哭:情绪表达方式,通常代表伤心、不满等负面情绪;会哭的孩子,是心理相对健康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不哭不闹而又没有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么他必然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这才是不健康的表现 。
同理,在青春期没叛逆表现的孩子,也是在压抑自己的需求 。
所以,会哭闹的孩子更容易引起父母的关注,在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降魔篇》里面,罗志祥饰演的肾虚公子有很搞笑的一幕,旁边撒花的老姬对他说到:“你要说啊,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其实就很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
而至于孩子的哭闹会引起什么方式的关注,就不可一概而论了 。
注:青春期的叛逆行为不一定是对抗父母 。
给糖:关注孩子的方式,意在用其他方式平息孩子没被满足的需求,转移注意力;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好方式,单从平复情绪的角度来说,比直接宣泄还要来得有效 。
而一旦孩子一哭就给糖,后果就是孩子知道哭就有糖,哭闹就能被满足,能威胁对方、让对方妥协 。这反而成了不健康的行为表现 。
经常用糖果、玩具来对付孩子哭闹的家长,实际上是懒惰的家长,情绪是引导了,也省了麻烦,不过把情绪引导歪了 。
还有一种是孩子一哭就威胁孩子,压迫他 。两种方式是殊途同归的:旨在压抑孩子的真实需求,仅仅是为了孩子不哭 。
孩子要教,父母要思考孩子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往往是很直接的,把情绪表达出来是好事,但用不正确的方式就会带来恶果;
所以我们要教孩子的,是怎么样正确表达他们的情绪,而不是教会他们控制情绪;
让孩子不哭的方式有很多,但越是简单直接的方式,越是有潜藏的恶果,而越是用快捷方式的家长,也只会教出使用快捷方式的孩子:
一哭就给糖,一哭就有糖,大家都在彼此效仿 。
孩子本就是多变的,如果要教育好孩子,家长就需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是我们要追随孩子成长的脚步,而不是让孩子跟随我们的脚步成长 。
如果孩子晚上哭闹,不肯睡觉,大多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提起宝宝半夜哭闹不睡觉,真是勾起了我痛苦的回忆 。我娃从出生开始,一直是个睡觉困难户,半夜总是醒,醒来就要哭,哭了还哄不好 。真是想死的心都有 。

为什么说会哭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文章插图
因为自家娃的这种情况,我也想过,问过可能存在的各种原因,总结过各种改善的方法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宝宝半夜哭闹可能的几种原因吧,希望对新手妈妈们有帮助 。
为什么说会哭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文章插图
一,肚子疼 。尤其是半岁之前的小月龄宝宝,肠胃功能发育不全,随着吃奶,哭闹等动作,肚子里会吃进去很多的空气,非常容易肚子胀气而痛,这就是夜啼,也是传说中肠绞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宝宝那么小,自己又不会打嗝,所以需要经常给宝宝拍嗝,顺时针方向揉揉小肚子,还可以给宝宝做腿部被动操,通过抬高大腿挤压腹部,帮助宝宝排出肚里的气体,减轻肚子疼 。
二,不舒服 。不舒服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尿湿裤子,可能是衣服穿得不够妥帖平整,也可能是太热或太凉,室内空气不好话,憋闷也会导致不舒服 。总之,宝宝可是很娇贵的,一定要给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
三,做噩梦 。宝宝白天如果受到了惊吓和刺激,或者玩得太疯,就很容易夜里做噩梦,由于害怕,哭闹是在所难免的 。这时候,家长要尽快把宝宝抱起来,温柔的安抚宝宝的,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让宝宝情绪逐渐平复下来,让他尽快重新入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