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尽管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但他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只有三个,即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七子李zhi 。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文章插图
这三个就是李世民的嫡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只有这三人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除非三个人全部死光,其他庶子是没有资格的 。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文章插图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文章插图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文章插图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文章插图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文章插图
李承乾既是长子,又是嫡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是最符合宗法的李世民的继承人,因此早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尚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就被封为恒山王 。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文章插图
另外,“承乾”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 。从表面看,是因为李承乾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所以以此为名 。但字面上却有承继乾坤的意思,而这个名字又是高祖李渊亲自赐下来的,所以意味就很深长了,毕竟当时的太子还是李建成 。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了平庸的李zhi,而不是博学多才的魏王李泰

文章插图
我分析认为,李渊此举很可能就是单纯的激励李世民,让李世民心里有个盼头,好更加卖力的为他战斗 。因为在武德三年的时候,李渊还远未统一天下,四周强敌环伺,李世民正是李渊手中的一张“王牌”,当然要激励一下 。
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明朝时朱棣起兵靖难,当时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作战勇猛、擅长打仗,朱棣就蹭抚摸着朱高煦的背说,“世子身体不好,你要好好干啊 。”使得朱高煦跟打了鸡血似的冲锋陷阵,最终朱棣造反成功,朱高煦是有很大功劳的 。
但是朱棣当了皇帝之后,就立刻反悔了,还是将长子朱高炽立为了太子 。李渊当时的想法,很可能和朱棣是一样的 。
总之,李承乾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武德七年李世民奉命出征王世充,并且在这场战斗中同时解决了唐朝的另一个强敌窦建德,即所谓的“一战灭两国” 。在战事最紧张的时候,李渊晋封李承乾为中山王 。古代的王爵都是以春秋战国时国家的名字命名的,而中山国虽然不是战国七雄,但也是很厉害的一个国家,曾经几乎打得赵国生活不能自理,要不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所以,李承乾被封为中山王,应该也是李渊激励李世民的一个措施 。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啥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被迫禅位,李世民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 。即位之后,李世民立即册封年仅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这既符合宗法,也符合李世民的意愿,因为在此之前李世民对李承乾刻意教导,史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 。
但是,爱之深则责之切,李世民希望李承乾培养成一个完人,但却忘记了李承乾生于富贵、长于深宫,平生从未经历过挫折和危险,根本不可能像李世民自己那样,事事都做到几乎完美 。于是,年龄渐长的李承乾渐渐叛逆了起来 。
两父子的矛盾爆发,是因为一个名为称心的太常乐人,白话说就是李承乾的一个男宠 。李世民不能容忍儿子有如此的行为,于是派人将称心杀死,李承乾非常伤心,不仅在家中为称心修坟立碑,而且还du气数月不肯上朝,由此父子几乎反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