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和古典舞有分别吗它们是一样的吗( 四 )



“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 。从每一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 。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 。
动作要领
旋转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 。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 。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 。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minzu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minzu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minzu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
翻身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 。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minzu性强 形象性强 表现力强
弹跳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 。在弹跳方面,我们minzu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难度越来越大 。
节奏
古典舞在节奏上特点也很突出,这与我们minzu音乐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我们minzu音乐很少象西洋音乐那样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脉动式的节奏,一般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 。体现在节奏上多为附点(抻——赶)或切分(赶——抻)或是两头抻中间赶,或是两头赶中间抻,或是紧打慢做,或是慢打紧做等等 。因此,所形成的动作的内在节奏,诸如则柔、动静、缓急、放收、吞吐……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从而产生我们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 。
代表舞曲
女子
《扇舞丹青》、《碧雨幽兰》、《蝶飞花舞》、《爱莲说》、《罗敷行》、《点绛唇》等
男子
《孔乙己》、《秦王点兵》、《孤鸿》等 群舞 《踏歌》、《桃夭》等
训练方法
舞蹈的地面训练,是舞蹈训练的一种空间占有形式 。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在形式上包含了地面训练 。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柔韧训练(俗称为软开度训练),力量训练(又称为能力训练),技术、技巧动作训练三个方面 。柔韧、力量、技术技巧是构成舞者职业生涯的三个主要技术性成分,亦是一名职业舞者所必须具备和达到的身体基本条件和技术条件 。
地面训练,就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为舞者身体柔韧性、力量、技术技巧动作的具备与掌握,给予基础的、全面而系统的训练 。地面训练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地面训练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