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防护指南知识 学生公众预防指南( 三 )


 
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商场、餐馆、影院、KTV、网吧、公共浴池、体育馆、展览馆、火车站、地铁站、飞机场、公交汽车站等公共场所 。
 
一、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不要带病上班 。
 
二、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
 
三、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
 
四、 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 。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
 
五、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
 
六、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
 
七、疾病流行地区,公众应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 。
 
公众预防指南之五
 
公共交通工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飞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和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
 
一、发生疾病流行地区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
 
二、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备置体温计、口罩等物品 。
 
三、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与消毒频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
 
四、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风状态 。
 
五、保持车站、车厢内的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
 
六、做好人员工作与轮休安排,确保司乘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
 
公众预防指南之六
 
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居家医学观察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起采取医学观察14天 。在家中观察期间需与医学观察人员保持联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家庭预防的洗手、通风、防护和消毒措施 。
 
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将密切接触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 。
 
(二)限制密切接触者活动,最小化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 。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保持窗户开启) 。
 
(三)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密切接触者至少保持1米距离 。哺乳期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
 
(四)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居住空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 。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 。摘下并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
 
(五)与密切接触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密接接触者居住空间后,需清洁双手 。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清洁双手 。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洁 。如双手比较脏,则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 。(注意酒精使用安全,如意外吞食用或引发火灾) 。
 
(六)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 。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